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四章(1 / 2)

而百姓们纷纷扰扰乱成一团时,脸色比他们还难看的,是各朝皇室。

明朝皇帝倒好些,他们崇尚低门嫁娶,并不怎么混淆血脉,以后只要多加注意便是,若有姑表亲的家庭,也得剔除掉选妃和选驸马的行列之。不过麻烦的事还在后面,他们深知大明民间乃至朝野都是不禁姑表婚的,一想到这乱/伦的危害性以及接下来一连串的后续影响,瞬间头大如斗。

朱元璋黑沉着脸,在殿前来来回回走动,其他人觑着他神情不敢作声。

只有朱标一脸严肃地上前,道:“爹,既知此事如此贻害深重,我大明万万不能再任由这样的人伦惨剧发生。”说着,他郑重地跪下,垂手肃然,“请陛下下令从即日起大明严禁姑表亲,并……矫邪归正。”说完,他以额扣地,伏地不起。

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里,他们知道太子这话的重点是最后四个字,因为在已经知道对子嗣不利的情况下,哪怕是有利可图,绝大多数人也不敢再行此事,下令禁绝倒不会有多大阻力,可现在最难办的是,已经发生了的怎么办?已经婚嫁的姑表婚难道要下令让他们和离?和离后若有孩子的,孩子怎么办?虽然按天幕说的这样生出的孩子身体多半有问题,往后想必婚嫁困难,可是总得有个说法吧。还有那些不愿意和离的怎么办,老话说宁拆一间庙,不拆一桩婚,难道朝廷还要强制和离?那和离后的女子怎么办?让她们改嫁?可朝廷上下提倡的可是妇女守节啊……

朱元璋阴沉着脸,目光在太子和其他人身上转了一圈,又移向天幕,定定地看着天幕最后来回变换的几张畸形儿上,长久不语。

一旁的少年朱棣看着长跪在地的太子兄长,忍不住上前提醒:“爹……”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半晌才慢慢道:“即日起,将五服不婚写入大明律,违者男杖八十,女杖二十,婚约无效。”说着,又停顿了很久,才继续道,“诏令天下,凡五服内婚者,即日可自愿和离,男婚女嫁,再不相干,若有子女,由夫家抚养……”然后又顿了顿,才又响起仿佛从牙缝中挤出的声音,“今日方知,如姑舅表婚致骨血回流乃陈规陋习,贻害无穷,各地官员当鼓励受此害之大明子民拨乱反正,使男另娶女另婚,一别两宽。凡及时拨乱反正、重理人伦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话音刚落,“陛下英明”之声就不绝于耳。

但朱元璋心中却是怏怏不乐中又带着一丝无奈,不乐在于他依然觉得鼓励改嫁会导致女子不安于室,社会风气混乱,而那无奈则是因为他不是个傻子,从天幕出现乃至一直孜孜不倦传播的内容,他就知道世道要变了,大明的未来恐怕也难以预料,从内心来说,他是希望天幕消失的,但从天幕出现开始,一切就由不得他了。

而其他朝代皇室可以说人人自危,其中又以汉、唐、清为最。

当然宋朝不是没有,最起码福康公主就在宫中闹着绝对不嫁李玮,赵祯面对爱女宠妾的哭诉,又是心有余悸又是焦头烂额,搞得满头大汗。

清朝不必多说,要知道国策就是满汉不通婚,他们人又少,哪家扯不出点血缘关系,再加上本身满人本就喜欢联姻亲上加亲,听到这儿,完全是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而被点名的汉武帝刘彻也不必说,天幕上显示的那奇形怪状的畸形儿,让他背后冒出一身冷汗,后怕和庆幸在他胸中翻涌,就像天幕说的,好在陈皇后是不孕,若真生出个畸形儿,或是体弱、还会遗传子孙的孩子来,岂不是危害更大。

不过他面上仍稳住了,沉声道:“汲公,此事兹事体大,不能仅凭天幕一己之言就信以为真,你马上派人探访长安城中行姑舅表亲人家,看是否果真。”

被点到的汲黯肃然上前应喏,又躬身道:“陛下,此事关乎我汉家血脉传承非同小可,若经查证,真如天幕所言,还请明令禁绝。”他心中已然觉得天幕说得没错,后世人定是经过多方考证才得出的这般结论,陛下和废后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唉……

“自当如此!”刘彻坚定回道,见汲黯领命退下后,他才不动神色地卸了口气,负手看向宫外,那个方向正是长门宫所在。饶是冷心冷清如刘彻,此时想到陈皇后,心中也不由升起一丝怜悯,虽然最后几年,他们已然耗尽了夫妻情分,他亦不觉有对不住她的地方,但他亦知她当初的疯癫和痴狂,起码有八分都在这无子上。那些年无子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他和她都是感受最深的人……却没想到这桩婚事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哈哈哈哈哈……”长门宫内传出一阵狂笑,那笑声中的酸楚和痛苦,让人闻之几乎落泪。

心腹侍女看着满脸癫狂的主子,想到这些年主子受到的委曲,不禁泪如雨下。

“错了!错了!原来一开始就是错的!哈哈哈哈……”陈皇后只觉心如死灰,一桩从一开始就错了的婚事,让她这些年的挣扎和痛苦宛如一个笑话。

陈皇后抬手想要抚泪,却发现脸上竟没有一滴眼泪,原来被禁在长门宫这些年,她的眼泪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