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第142章 让我看一眼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让我看一眼吧!(1 / 2)

朱元璋自然无意真的对朱寿怎样,但朱寿的成长速度和勃勃雄心确实需要适当遏制。

一旦放手不管,谁能预料会滋养出怎样的巨兽?尽管朱元璋出身卑微,但他从未打算将手中的蛋糕分给底层人民。

一方面一方面不愿,另一方面也是无能为力,因为蛋糕早已被那些大家族瓜分预订,即便是朱元璋,也不敢轻易动摇大明朝的根基。

毛骧听了这话,稍显犹豫。

“皇上圣明,若此时查抄不慎被皇孙察觉,那该如何是好。”

毛骧自然有自己的顾忌,万一事情办砸,可不是小事一桩。

然而,朱元璋目光一凛,冷笑道:“毛骧,你们锦衣卫若是连个小崽子都对付不了,那我设立你们又有何用?”

毛骧见状,连忙行礼保证:“皇上请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明日即刻派人行动!”

朱元璋摆摆手,接着问:“杨思义和宋礼来了吗?”

“回皇上,二位尚书已在殿外恭候。”

“宣。”

朱元璋一挥手,不久,两位尚书步入奉天殿,跪地叩拜。

“吾皇万岁万万岁!”

二人高呼,丝毫不敢怠慢。

“都起来吧,知道朕今日召见二位是为何事吗?”

朱元璋询问,同时审视着二人。

两位尚书交换了一下眼神,杨思义首先发言。

“启禀皇上,甘薯种植工作已完成,在城郊种下一万亩,现在已开始结薯。遵循皇上指示,每半月牵引一次薯藤,成效显著。江南的粮食已运抵,灾区情况缓解,大明盐商上缴的粮食亦有增加,粮食问题基本得到控制。”

杨思义思虑再三,目前最紧要的就是此事,还能有什么比民生更重大呢?

待杨思义汇报完,宋礼也有了思路。

“启禀皇上,盐矿已交由耿秉文大将军管理,火药原料权限已下放给焦大人。至于皇上赐予的船只模型,它与我大明朝现有船只相似,但增设了三个大帆增强风力,设计上创新地加入了提高航速的尾舵和两侧配重平衡木,其巧妙程度,连造船司的司长都自叹不如。但这样的设计在江河中似乎太过浪费,皇上对这船有何特别的计划?”

工部尚书宋礼询问,这船虽好,却不适于内河航行,它更适合海洋!

“你猜得不错,此船正是为远航大洋而设计,意在向各国展示大明朝的强盛,当然,也是为了雪耻!小小倭国胆敢杀害我使臣,这仇怎能不报?如今大明朝国泰民安,是时候给他们些颜色看看了!”

朱元璋记仇,当初倭国的事,他可一直铭记在心。

“难怪此船预留大量火炮位置,原来是一艘战舰啊……”

宋礼喃喃自语,这船长达百丈,宽三十丈,装备三百个火炮口,哪怕只装填一半,发射时也势如天神降世!这样的武器,足以震慑四方。

“不过皇上,按这模型建造,仅一艘宝船造价就需十万两银子!”

“这开销不小啊……”

宋礼清楚此物威力,却也知道其昂贵。随意打造几艘,国库就要见底!

朱元璋闻言,眼皮直跳。大明朝稳定了,但也穷了!

“此事朕自有办法,先造一艘试试,没问题再添两艘!”

朱元璋袍袖一挥,豪气地说。宋礼愣了愣,国库哪还有这么多钱?

然而,朱元璋转瞬有了主意——他虽没钱,但孙子朱寿有!

“老臣遵旨!”

宋礼行礼,朱元璋挥手让二人退下,随后带着毛骧来到太子东宫。

得知皇上驾临,吕氏急忙拉朱允炆去套近乎,一见面就行礼。

“拜见父皇,父皇日理万机,今日怎有空到东宫来……”

“允儿,快拜见皇上。”

吕氏拽着朱允炆。

“孙儿参见皇爷爷……”

朱允炆对朱元璋既向往又害怕,他身上那股战场上厮杀留下的杀气让人敬畏,但帝王威严又让人心生向往。

“灾情缓解,朕这才抽空来看望标儿,太子如何了?”

朱元璋瞥了一眼这对母子,真是好戏连连。

“灾情缓解,真是太好了,皇上英明神武,体恤百姓,真乃爱民如子,民间定是一片赞誉之声。允儿要多跟你爷爷学习,治理国家之道,皇爷爷可是无人能及,学好了将来才能大展宏图。”

吕氏极力逢迎,朱元璋挥袖点头,随即快步走向朱标的寝宫。

一路上,朱元璋不断指示:“这里的防卫太弱,这里加派十个锦衣卫,那边也加十个,还有这里,那里……”

粗略估计,东宫至少需要增派五百名锦衣卫。

毛骧哑口无言,皇孙终究是个孩子,怎会有能力突破重重宫禁,来到此处?

显然不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