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第87章 还不是你小子地动仪惹的祸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还不是你小子地动仪惹的祸(1 / 2)

“她们,说到底也是挺可怜的。”

“教坊司里哪个不可怜?你怎么不打算把她们全赎出去?”

朱标反问道,男人有点风流韵事,本就寻常,倒是朱寿这样遮遮掩掩,还找理由辩解,让朱标感到不悦。

“我讲的不只是教坊司的人,就算想救她们出去,现在也不是时机。”

朱寿瞅了朱标一眼,这不是抬杠吗,做爹的这么和儿子说话?

不单是教坊司,那不就是说宫女了。

好嘛,心都飞到皇宫里去了。

朱标心头一紧,却也认同了朱寿的话。

宫里规矩严明,比教坊司严酷多了,宫女想要改变命运,除非得到老朱的宠爱。

可老朱也是个薄情的人,心里头从来只有马皇后一个。

说句糙的,其他妃子不过是老朱的玩物罢了。

朱寿想的却不是这,让他痛心疾首的是明朝的陪葬制度。

但现在他又不能说,毕竟老朱还活得好好的。

“总之,你爷爷不让碰教坊司那些女子,”朱标看着朱寿,语气缓和下来,“先给我生个嫡长孙再说吧。”

“噗嗤~”朱寿绷不住笑了。

其实,朱标的考量他明白,身为皇族,尤其是嫡长孙,只要不出岔子,最重要的就是传宗接代。

选长还是选贤,自古就是个难题。

一般都认为应是嫡长子继承,但生活里意外才是常态。

就像朱标,谁料到他会英年早逝,真是造化弄人。

所以有庶长子就可能威胁到嫡长子的地位,甚至引起内部争斗。

“这事儿以后再说吧。”朱寿并不急,他等着父母的安排。

“嗯,乡试结束后,你得进宫,你说的科举改革不是小事,父皇其实不太乐意。”

这些日子,解缙整理了朱寿关于科举的改革想法,送进了宫里。

朱标看过后虽不像朱元璋那样严肃,但也觉得实施不易。

“还是钱的问题?”朱寿问。

朱标点点头,轻笑道:“还不是你那地球仪惹的,父皇一门心思要超过汉唐,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这时你又要大手笔支持社学,这不是几十万两银子能打发的。”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事儿,老朱重燃雄心是好事,但这抠门的性子得改改。

“没那么复杂,就是牵涉的利益团体多,钱庄系统健全后,这点钱不算什么。”

朱寿笑道。

还是老办法,以工代赈,这招聚财惠民屡试不爽。

再通过钱庄回收,实现资金的循环使用。

可以说,后来的大规模建设能聚集人力,银行的作用不容小觑。

“这些我们不懂,但我们会支持你。”

朱标起身拍拍朱寿的肩,准备离去。

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他只是来看看儿子是否安好。

至于明教那些事怎么处理,这些就不用问朱寿了。

转眼间,六天过去,乡试接近尾声,往年考完,考生就能静待放榜,大都回乡等消息。

毕竟中了举人,那是天大的喜事。

但今年不同,最后竟然加了一场考试,不过只需一天,不需三天。

朱寿还觉得一天太长,这种题目,他们那时最多俩小时。

考生心里虽有怨言,还是来了。这一天的成绩虽不计乡试,但已通知,成绩优异者直接做官。

而且这是朝廷办的,谁敢不去。

之前朱寿的话已在考生间传开,说不定最后一场也是考验。

等拿到题,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们满腹诗书,面对那些数字,头都大了。

贡院里,一片叹息声。

朱寿很享受这声音,让他们感受下穿越者的小小震撼。

另一边,考官开始阅卷,刘三吾主要负责这个,今天考试也只是露个面,其余交给朱寿。

不能近距离看考生答题,朱寿还是觉得不尽兴。

见许多人咬烂笔头也难以下笔,朱寿让解缙又传了个指令。

“午时一刻前交卷,不算违规。”

许多人束手无策,耗着也是耗,没兴趣的话,早点让他们走也好。

也许今后得按报名考试来选拔,直接让乡试考生考这些确实不太公平。

高考还分文理科呢。

朱寿心里合计着。

果然,不一会儿,就有空白卷交上来。

这些题目实在太偏,即便精于算学的,也很难马上抓住要点。

但人数不多,大多数坚持到了钟声响起。

八月十七,洪武二十三年的乡试正式落幕。

朱寿整理着考卷,一个小太监来到江南贡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