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第41章 亲力亲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亲力亲为(1 / 2)

“雄英啥时候能上来啊?”一刻钟溜走了,朱标急得直问。

“要是我没猜错,少爷这会儿估计正忙着给我们做饭呢,亲自上阵那种。”李善长悠悠地解释道。

朱标满头雾水,瞧见四弟直摇头,只好把眼神投向李善长求解。

朱元璋可不想搭理这类问题,再说,他也确实不清楚。

“少爷喜欢自己动手,所以大伙儿都打心眼里佩服。”李善长一边闲适地等着,一边说道。

现在人多,刚开业自然得分个轻重缓急,何况朱寿压根没想到朱元璋他们会来串门。

“自己动手?父皇咋不早点告诉我这事?雄英都十五了,早该”

朱标头一遭敢对朱元璋发牢骚,奇怪的是,朱元璋居然没啥反应。

“那时候事情太古怪,我没跟任何人提,只跟翰林学士刘三吾稍微提了一句,让他查查书里有没有类似的记录,后来就忘脑后了。”

朱元璋没撒谎,他是真忘了,后来还是刘三吾提醒,才想了起来。

“刘三吾?这么说父皇和刘学士带回来的东西,都是从雄英那里得来的?”

朱标一下子就琢磨出两者的关联了。

“对,就连治好你背上疮的红霉素软膏,都是朱寿交给我的。”朱元璋照实回答。

“那他”朱标突然不吱声了,一个离奇的念头冒了出来。

朱寿真是原来的朱雄英吗?

朱元璋的沉默,说明他也思考过这同一个问题。

这时,门外脚步声近,门一开,小厮们端着菜一溜烟进来。

朱寿走在最后,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就算他动作快,短时间内做出这么多菜,也不比武松打虎轻松。

“爷爷,让你们久等啦。”

朱寿装作轻松地凑过来。

“生意很火?”朱元璋一把把他拉到自己旁边。

“嗯,客人不少,因为这店主打的是亲民价,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起。”朱寿笑着说。

其实他也不是没想过走高端路线,不过,两个原因限制住了他,让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

一是房子的规格有讲究,大小高低都不能乱来,尤其是在老朱的治下,商人敢把酒楼建得那么招摇,不是找死吗?

二是百姓的接受度问题,因为这时候封建礼教深入人心,他不能违背民意,太超前的风格反而会让百姓不喜欢。

“爷爷,这就是你信里念叨的药膳,之前没准备好,本想第二天给爷爷做的,结果每次爷爷都悄悄离开。”朱寿埋怨道。

“好,是爷爷不对,爷爷来尝尝。”

朱元璋拿起筷子,轻轻尝了一口,美味让他胃口大开。

“爹,你不尝尝?”朱寿见一旁的朱标一直盯着自己,忍不住问。

“雄英啊,这次完了,咱们就回家吧!”朱标轻声说。

“爹,还是叫我朱寿吧,别的名字我总觉得怪怪的。”朱寿心里还是不太接受朱雄英这个名字。

“朱寿,这次就跟我们回京吧。”朱标头一回喊这个名字。

可能在他看来,皇长孙的身份并不重要。

“不回去。”朱寿坚决地摇摇头。

“为啥?”朱标想不通,京城难道不比这儿好?

“我回京城,你们肯定要管我,还不如在外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朱寿挑了挑眉。

他才不要回去呢,回去被人盯着,反而活得不舒服。

“标儿,寿儿说得对,现在不是让他回去的时候。”

朱元璋开始打圆场,现在也挺好,大儿子在家主持大局,大孙子帮着赚钱。

“父皇,那要等到啥时候?朱寿都十五了,该考虑娶妻纳妾了。”

朱标直接顶了回去,话语中带着对父皇瞒着他这么久的不满。

“这倒是。”朱元璋上下打量了朱寿一番,眼看着年底就十六了,按理说也不小了。

“哪家有合适的小姑娘来着?”

朱元璋平时也不太留意这些,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

“也不急,按规矩,朱寿结婚还得有半年的各种礼仪,回京后再安排吧。”

朱元璋这时拼命站在朱寿这边,真是隔辈亲。

朱标看父皇都这么说了,也就不再坚持。

“谢谢父皇理解。”朱寿给朱标夹了点菜。

“就算在外面,学业也不能落下,我会常来检查你的。”

朱标板着脸,严肃地说。

“是,父~亲~”朱寿故意拉长了尾音,一脸不情愿。

“还是小孩子心性。”朱标笑着轻拍了下朱寿。

他也不再纠结那个问题了,反正朱寿拿他们当自家人,他又何必非得让朱寿是朱雄英?

八年的时间,以前的记忆早就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