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罗天唐> 第12章 唐二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唐二世(1 / 3)

客从函谷过南州,略说长安旧日愁。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兰亭古瘗藏狐貉,椒壁遗基牧马牛。万古不随人事改,独余清渭向东流。

这首诗里提到的长安应该就是唐代的长安城。

长安这个名字是汉高祖刘邦取的,后来王莽改名常安,再后来隋朝时改叫大兴,到了武德年间李渊又改回了长安之名。

虽然都叫长安城,但是此长安非彼长安。汉代的长安城位于龙首原之北,而唐长安城则位于龙首原之南。

大唐国都长安南北宽八里六百步,意为统御八荒皇极六合,东西长九里九百九十九步,寓意着长长久久长治久安。反正我认为是这意思,具体是不是得问杨坚和宇文恺,如今的洛阳和长安城都是人家宇文恺在杨坚的命令下主持建造的。

大唐贞观元年七月七乞巧节,长安皇城后宫立政殿前,一个孤零零的人站在台前看着空中的牵牛织女星呆呆出神。

这时候后宫没有梨园,也没有别人隆胸他隆那啥的隆基皇抱着胖杨杨唱长生殿前七月七。不过七月七的晚上也不消停,喝大了的唐二世皇帝陛下拉着长孙贤后的手高一声低声的悲呼着自登基东也慌、西也旱、内忧外患,无一日能得安宁。

唐二世皇帝陛下李讳世民,唐一世皇帝李渊陛下的次子。

在冤帝陛下的心中,李二无愧次子之名,这个便宜儿子是真次!太次!太特么的次!不管是名头,还是人品,甚至人性和道德,都特别特别的次,次到令冤帝陛下发指,次到每当想到这个人就恨的后槽牙发痒。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把他射到墙上!

武德第九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位次子在皇宫的海池边画了一个圈。神迹地般圈禁了生他的老父,奇迹般的干掉了大建四元。

记得那是六月天,时任大唐皇帝的李渊在海池边划着船唱着歌突然就被人给劫了,劫他的不是什么麻匪,而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次子秦王二。

到了八月份,唐一世皇帝陛下被圈踢成功,迫于压力也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恶心李二于以后,八月初八大概星期八唐一世皇帝李渊陛下禅位于皇次子李世民,至于他自己,则被晋升为太上皇,民间百姓们亲切的尊其为“冤帝”。

就在秦王二圈爹上位成功时,不少人拿他跟他的便宜老岳父隋炀帝比较,发现隋炀帝干的那些事儿好像这货都干了。比如弑父夺权,比如欺母镇兄,比如图嫂戏妹。

秦王二虽然没有弑父但是圈爹了,而且弄的冤帝陛下比死了还难受,夺权这就不用说了,他圈爹的目的就是夺权。欺母镇兄这是铁板钉钉的,李世民杀了他大哥李建成,他的夫人长孙氏提着宝剑杀宫把李渊的不少小老婆都给砍了。图嫂戏妹也是真的,只不过他戏的不是亲妹妹,而是弟妹。如今他大嫂郑观音与弟妹小杨氏都被他关在宫中呢。

当然啦,对此我们的唐二世陛下自己不这么认为,老话说的好,马瘦毛长蹄子肥,儿子偷爹不算贼,反正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他爹的就是他的嘛,自己这最多算寅吃卯粮,只是提前了一些些,都是自家的事儿,肉烂在锅里,哪那么讲究。

再者说了,刘皇叔不是曰过嘛,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如今朕都自断手足了,他们留下的旧衣服扔了怪可惜的,闲着也是闲着,朕拿来穿穿有何不可?朕这是不浪费资源!

二陛下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位高尚的人,一位纯粹到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位品行高贵完美几乎毫无瑕疵的人,所以他暗中示意宫中的太监人等不许叫自己陛下这么没特色的称呼,要尊称自己为“圣人”。

二圣人坚定地认为,自己为大唐流过血,为皇爹立过功,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冤爹百年之后那个体面的位子还有宫中新来的小妹子都应该是自己的。自己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都是冤爹和两个兄弟逼的。

要不是冤爹几次三番给自己画大饼却不给自己面,要不是太子哥占着茅房不出来,要不是李元吉那个弟弟总想弄死自己,我李某二也不会搞个玄武门事件屠兄宰弟且为乐了。

再说啦,朕屠兄宰弟上位之后朕真真可是很努力的呀,朕之努力不敢跟秦皇汉武比,但总比的上李渊那个糟老头子吧。如今的唐二世皇帝陛下睡的比鸡晚起的比鸡早勤快的令人发指,朝中的门阀子弟暗中称为其“赛活驴”,那当真是月亮不睡他不睡,甚至顾不上后宫的小宝贝。

但是,

老天爷好像看不过他屠兄杀弟圈父戏嫂等种种狂悖之行,也不想认这个上赶着来给自己当“天子”便宜儿子,自打他上位就天灾人祸不断,整的二陛下一个头两个大。

当初他刚坐上那个体面的位子,颉利这位东突厥的大可汗兼冤帝陛下的好基友听说李家二小子圈爹上位了挺生气,打出代表月亮和他爸爸消灭他的旗号冲到长安来反了个三俗,把二陛下宫中那些“媚俗”的脂粉美女,国库里那些“庸俗”的银帛,长安周边那些“粗俗”的青壮都给掳走了。

颉利可汗坚定地认为自己这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