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罗天唐> 第1章 打通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打通关(1 / 2)

初八十八二十八,两口子吃饭把门插。苍蝇叼走一个饭米粒儿,老头子一怒追到爪哇。老婆在家算了一卦,伤财惹气犯王法。

其实用不着找算卦的算,找个小学函授毕业的人都能算出来,追那么远抓只苍蝇还没抓着,那能不伤财惹气吗,能不犯王法呢?

苍蝇不算保护动物抓了不犯法,没办护照跑爪哇国去犯法。出国你得有护照,还得办签证,没护照没签证那叫偷渡,弄不好就不是一个饭米粒儿的事啦,严重了得讨论一下花生米的问题了。

不仅现如今出国得有护照得办签证,往前数一千五百年,古人出国也得要这玩意儿,不过那年月不叫护照,有个很文雅很骚气的名字,叫做“通关文牒”。就是《西游记》里唐朝去的剩僧让各地政府参观、请人家盖戳戳的那个本本。

实际上据考证唐三葬大师父是偷渡出国的,身上根本就没有通关文牒,也不是受唐王所差去往西天的,唐王真要想让他上西天不用那么麻烦,就是拉出去一刀的事儿。

西游记的故事是另外一本了,且不说它,这回说的故事就从通关文牒开始,开始的时间比三葬大师父溜出大唐的时间要早一些,发生在秦王李世民屠兄宰弟圈爹夺权刚进化成唐二世皇帝的第二年,也就是他改元为贞观的第一年。

地点是大唐西方边陲的阳关,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那个阳关。

赶在日落之前,一支长长的队伍到了阳关城下。城上的守军刚要吹牛角号发警报,发现这支人马打的是高平王李道立的旗号,见是自己人又忙把放到嘴上的号拿了下来。

武德八年八月初八大概星期八,高平王李道立奉唐武德皇帝李渊之命护送永宁公主去西突厥和亲,这一走就是一年多没了音信,所有人都以为他己死外边了,没想到他又回来了。

将大队人马驻扎在城外,高平王李道立带着两个常随还有一个三尺来高的道童进了阳关奔衙门口里说是来办理通关文牒。

阳关城外属于西域地界,入了城就算大唐地界了,一般人需要凭关防文牒方可入内,不然就算是偷渡越境,抓住了最低判一年苦力,严重的直接现场宰杀不留情。

可那是对一般人啊,高平王可是二般的呀,以他那个使者身份,出入关防是不需要到小小的县衙门口里来报备的,应该是当地的官员高接远送还得给钱给补给劳师才对呀,这怎么反过来了?

衙门口里的人听说李道立来办通关文牒以为他脑子不正常了,李道立身边跟着的小道童看着阳关衙门里的这些人也以为他们脑瓜不正常。

他觉着李道立大小是个王爷,就算在长安不受重视,毕竟长王不长别的,就长各式各样的王爷,要是金莲生在那年月,杠子掉上去砸的不是西门庆没准就是李孝恭敬了。

但阳关城的特产不是王爷,这里的特产是沙子。李道立这么大个的王爷在这儿算是稀罕物,来到阳关城了官老爷们怎么着也得带着三班差役高接远迎啊、哪知到了县衙发现自己想多了,这里的人好像对李道立这个王爷并不感冒,甚至还有些蔑视,那种很赤裸毫不掩盖的蔑视。

说起来这李道立可真不是一般的王爷,人家这位是李渊陛下未出五服的大侄子,任城王李道宗过继出去的亲兄弟,深受武德皇帝器重的老牌地皇亲国戚啊,这小小的阳关令些小的微末前程,怎么就敢给他冷落了?

不过翻回头来一合计,毕竟李道立是前太子李建成的拥护者,如今李建成都杀青剧终了,李道立这个忠实的小弟不受重视也能理解。算来打武德九年六月秦王二上位开始,这个高平王就已经不值什么钱了。

可话说回来,再不值钱的王爷那也是王爷啊,这阳关令甭说接,连个照面也不露是不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不仅阳关令没露头,就连负责办理通关文牒的司户看李道立的眼神都怪怪的,弄的道童很想问问李道立是不是在大唐人缘特别次,名声跟刷锅水拌臭腐有的一拼,怎么小吏小官看到他都一脸的警惕跟厌恶啊。

他这个疑惑很快就被李道立给解了。

李道立做为伺候过皇帝的主儿,这个察颜观色的本事自然不错,见这里的官吏对自己不咸不淡的也觉着奇怪,便让手下花了点儿小钱私下打听了下原因,等弄清楚原因后他吓坏了,一脸死之将至的表情凑过来跟道童分说缘由。

这大唐通往西域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南线出阳关奔楼兰,一条是出玉门走车师。依照规定,阳关这里走的是各国的商团与平民。大军出师回军及使节的来往都得走玉门关。

按道理来说,李道立一行是使臣,他们应该走玉门关,而且无需国内各地的关防盖戳。但是李道立回来没走玉门关而是走了阳关,而且还来了管理出入境的司户这里,这难免让人多想,以为这货是从西域逃回来的,或者是被城外那些人高马大的家伙劫持了当了汉奸了。所以,阳关的人以为他这是来偷关的,对他加着提防呢。

除此之外,他们以异样眼光看李道立还有另外一个原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