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合作达成(1 / 3)

梁清河没有注意身侧两位领导的反应。

他认真听着徐浩的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思虑片刻,抬起头来,回答道。

“徐教授,实不相瞒,我觉得与你们研究所进行合作也并无不可。”

“但是,咱们的烟花生意毕竟是村里的扶贫项目,所以我才会有诸多顾虑。”

“不管怎么说,我得为村里的乡亲们留条后路,他们过了太久的苦日子了。”

口中说着,梁清河面色稍显郑重,情真意切。

芳溪村多年以来都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们大都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过去没有好的出路,大家也只能靠种地勉强混个温饱。

如今靠着做烟花生意,村民们的日子慢慢有了盼头。

若是将烟花技术交出去,没了这个扶贫项目,那是真正的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不是梁清河愿意看到的。

这时,刚刚还沉浸在震惊之中的肖凯歌和袁远行回过神来。

听到梁清河这番话,两人面色顿时微微一变。

不由得纷纷向他使了个眼色。

这小梁书记,太不懂事了!

刚刚还觉着他厉害呢,现在又开始犯糊涂。

徐教授可是国宝级的科研领域巨擘,为国家做出了不知道多少贡献。

人家现在亲自过来芳溪村谈合作,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了。

而且代表的是203军工研究所,是国家。

现在居然还谈起条件来了?

这成何体统?

而且,这烟花技术可是国家需要的,芳溪村若是交出来,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届时好处自然少不了芳溪村的。

哪有犹犹豫豫扭扭捏捏的道理?

心思电转之间,肖凯歌无奈的摇摇头,暗自叹息一声。

他微微张口,正要出声说道两句。

一旁的徐浩却是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欣然应声道。

“小梁书记不用拘束,有什么需求可以尽管提!”

“我知道你们这扶贫项目也是重中之重,也能够理解你的诉求。”

“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国家一定会支持与满足的!”

说着,徐浩放下茶杯,不由自主的稍稍坐直了身躯。

浑浊的眼睛稍显明亮,一副敬候佳音的模样。

虽然常年在研究所搞科研,面对冷冰冰的仪器和实验数据,但徐浩并不是不近人情的人。

相反,在亲眼见识和切身体会到芳溪村的穷困后。

他更是早已决定在合作一事上要尽量多满足梁清河或是芳溪村提出的要求。

芳溪牌烟花的销量和火爆程度徐浩看在眼里。

他知道这扶贫项目已经算是芳溪村民生上的命脉了。

如今既然要拿人家的技术,肯定也要保障乡亲们的生活。

听着徐浩的话语,肖凯歌和袁远行微微张嘴却哑口无言,随后相视一笑。

他们在体制内做了这么久的干部,对这些事也是比较了解的。

国家既然看上了芳溪村的烟花技术,肯定不会白拿。

但是,这事由徐浩主动提和梁清河自己来谈条件,性质自然是不太一样的。

两人惊讶的是,没想到徐浩居然会这么好说话。

不仅担保会有补偿,而且态度非常诚恳。

如此一来,倒也是促成了一桩好事。

面对徐浩的承诺,梁清河没有立刻答话。

而是低头思虑片刻,随后应道。

“徐教授,我仔细想过了,以咱们芳溪村的情况,福利或者补贴什么的恐怕都没有很大的效益。”

“若是可以的话,还是希望能够给予我们资金上的支持。”

作为芳溪村的扶贫干部,梁清河扎根基层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

他十分清楚。

以芳溪村的情况综合考虑,给什么支持都不如钱来的直接。

这也是村民们如今最大的诉求。

另外,按照梁清河的设想,仅靠这一笔卖烟花技术的补助是发不了财的。

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能改善村民生活,却难以直接改变芳溪村贫困的境况。

在这样的条件下,芳溪村还是要找到一条靠得住的致富路。

比如新的扶贫项目什么的。

而要开辟一个新的项目,最需要的便是资金。

因此,在综合考虑之下,梁清河才提出了这样的条件。

徐浩听到梁清河的话,顿时眼前一亮。

满脸笑意的点头应道。

“好说好说!钱的事不是问题!”

“就算是国家高价买断了你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