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女生耽美>乌拉尔山赶山记> 第35章 实验菌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实验菌种(1 / 2)

梁崇前世刷到过羊肚菌菌种的制作过程,现在想要依照前世的教程来尝试制作菌种。

先把小麦倒入石灰水中,煮到没有白心,高温消毒。

将新鲜的羊肚菌、水煮过后的木屑、草木灰、面粉、盐等原材料放入碾子中,加入清水碾碎,这就是原始的蘑菇菌种。

准备好育种袋,里面放上消毒后的小麦、清水和打好的蘑菇菌种,放在一个阴凉避光的地方,差不多半个月就能看到羊肚菌菌丝生长出来。

当然,因为条件有限,梁崇的所有步骤没有严格进行消毒,且各种材料的比例也记不清了。

只能按照不同的材料比例一一进行实验,共做了六十多组不同比例的育种袋,并做好记录,看半个月后有没有成功的。

如果羊肚菌菌种培育不成功,梁崇打算转向冬天的温室蔬菜种植,或者培养其他的菌类。

总之两间暖房绝不会闲置,这也是梁崇在没有菌种的情况下,敢如此冒险买地和盖房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手中有点小钱,可以供梁崇使劲折腾。

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大不了,等腿好后,又进山赚钱,梁崇并没有被此次的受伤吓破胆,只会更加谨慎。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不出意外,六十多组菌种全部失败了。

梁崇又重新调整了原材料的种类和比例,更加严格的进行杀菌消毒,这次一次性做了一百多组。

而在第二批菌丝实验的后期,两间暖房也盖好了,梁崇又请人将土地一一平整出来。

建设暖房花费的钱比梁崇预计的要少一些,人工费花了五两二钱银子,材料方面,就砌炕的砖贵一些,用的青砖,花费二两银子。

加上其他的费用,两间暖房一共花费八两五钱。

万幸的是,梁崇的二批实验居然成功了,虽然和后世网上成熟的菌种有很大的差距,但也确确实实长了一些白丝。

时间也来到了十月底。

雪陆陆续续的下了起来,乌拉尔山脉的树林里,有些树木已经戴上了白色的帽子。

到十一月份,乌拉尔山脉就会正式进入冬季。

因为第一年只是实验阶段,梁崇对一百多组菌丝只成功了一组并没有气馁,至少证明她的思路是可行的。

计算了一下菌种的成本和需求,一斤菌种的成本差不多是一文三分钱,按照一亩地需要四百斤菌种的计量估算,要想将两亩地全部种完,至少需要一两银子。

种植成功后,还需要覆盖上营养包,不然可能会导致羊肚菌产量低下或者根本长不出来。

营养包的制作材料和菌种基本一样,成本不相上下,小麦的含量要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另外还要加一些经过发酵的木屑。

而一亩地就需要四千斤左右的营养包。

在菌种和营养包的投入上,一亩地至少需要投入六两二钱银子。

梁崇只能庆幸,大业朝长年战乱,因此近几任皇帝都非常注重百姓的生存问题。

像麦子之类的口粮,因为有官府的把控,卖得并不是很贵,至少能保证人人都买得起。

算上盖暖房的花费和实验的花费,梁崇目前还剩二十三两五钱。

而这些钱不能全部用完,至少得留五两银子,作为机动资金,以免有什么意外的花费。

腿伤也需要钱去定期复查。

另外就是菌种种植以后,以她目前的状态,肯定得请人来干,这也是一笔花销。

考虑再三,梁崇决定今年先种一亩羊肚菌,看看产量和市场情况。

剩下的一亩地,用来种温室蔬菜。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按照成功长出菌丝的菌袋比例,梁崇做了四百斤菌种出来。

用来种植羊肚菌的那一亩地,已经经过充分的暴晒,并且洒入了一些石灰粉,分好了行。

又提前将水浇透,现在处在一个比较潮湿、手握成团的状态。

因为暖房种植在营州城属于独一份儿,梁崇还想着用市场的缺口去赚钱,所以肯定不能让别人知道她的种植过程。

在撒种的时候,梁崇就只请了达亚尔一家和那日苏一家。

播种时,需要将袋子里的菌种搓开,均匀的撒在提前开好的沟里,再薄薄的铺上一层土,最后盖上疏松有致的茅草,用来保温、保湿和避光。

撒好种,只要静静的等待两三天,就能看到菌种是否成活。

另外就是两个暖房的日常照料问题,梁崇目前做不了什么重活,洒水、松土、屋顶扫雪都需要雇人。

本着熟悉的原则,梁崇本来想从那日苏一家或者达亚尔大叔一家雇一个人来帮忙。

羊肚菌的种植周期也就三个月左右,而这三个月正好是冬日,农家基本没有什么别的活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