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事起(1 / 2)

朔方郡,是北境边郡之一。鸡鹿塞,是朔方郡在阴山西部长城沿线的一处重要军事据点,是大景与北梁交往出入的关塞,往北可交通北梁,形势复杂,时有混战。

从传出将进攻北梁开始,便大量陈兵于朔方西河之野,建设寨栅,交通二十里地,只等最后部署,便可全面向北进攻。

原本形势大好,只等统帅镇国公顾承业归来。

不想北梁率先发难,起兵袭击朔方。

因一直戒备,梁军当时很快被狙退,也未造成大的损失。但接连两场胜利,导致己方轻敌,在监军太监的怂恿下,护军将军亲率五万骑兵出塞追击,却遭遇伏击,大军几乎覆没。

护军将军生死不明。

情势逆转直下。

护军将军,正是顾辞的二哥顾循。

平阳侯世子身在军中,他送来的战报不会有假。

王慕宜不懂这些,可仍不免一阵心颤。她心下忧虑,出声安慰道,“战事总有输赢,别担心。”

念兮此刻却是另一种难以形容的心情。

前几日顾辞久不露面,她以为顾府出了变故,整日忧思忧虑,后来裴俭告诉她,不会有事,顾辞也与她说,他父亲不日便会回北境,局势尚好。

于是她放下心来。

以为这场风波终会避免,顾府不会再重蹈前世覆辙,前方却传来战报。

念兮自己其实也不知道,或许就像慕表姐所说,胜负常事,可世子派人来传的话,却叫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对于命运的难以揣度,无法抗拒的预感。

念兮匆匆回了家。

父兄显然也听说了此事,人人脸上都难免露出忧色。

若说先前景朝上下都陷入一场空前的自信中,那么此刻,五万骑兵覆没的消息传回,不啻于平地一声雷,炸醒了包括陛下在内的所有人的美梦。

骑兵,是最昂贵也最精锐的兵种,是景朝与梁寇对狙的主力。

高祖时期,与梁人对战的还是步兵,近几十年休养生息,才培养了战马,训练了骑兵。如今五万骑兵覆没,对于景朝而言,可谓损失惨重,打击巨大。

景朝陷入一种低迷的情绪中。

而被陛下称为大景战神的顾承业,却一再被拖延了行程,不能回到前线指挥,仍旧留在京城。

因为这场大败的背后,是顾家二郎贸然出击所致,镇国公府必须有人承担这个责任。

顾承业首当其冲。

没有人意识到会败得这么轻易。

当顾承业跪在建章宫外一日一夜,请求返回北境时,陛下只避而不见,不曾准允。

可情势越来越坏。

不断有消息从前线传回。梁军势如破竹,一路攻略朔方、五原两郡,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皆成空城。

如此劫掠,给梁军补充了粮草。而我军剩余的骑兵兵力,也在一次次兵败中消解阵亡。

等到景帝终于意识到不对,遣顾承业即刻前往北境时,大军已被梁寇包围在围赤城,背水一战。

此战若败,围赤城失守,梁军便能直接南下,威胁京城。

然而战事之初,顾承业已跪坏了身子,即便他此刻星夜兼程,也难扶大厦之将倾。

“贲军之将,不堪为帅!”

朝堂上,景帝亲口对顾承业和整个镇国公府下了这八字考语。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当初捧得有多高,此刻摔得便有多狠。

而陛下和整个朝廷都太过于小瞧北梁,小瞧了梁人的悍勇无畏,和这个民族对生存的渴求。

甚至在战争初期,陛下都没有调遣士兵前往北地驰援。

导致围赤城孤立无援。

多亏当初太子的提议,西境行台向北移动驻军,援军才能及时赶到,解了孤城之围,梁军受挫,局势才有所缓解。

……

念兮已经许多日没有见到顾辞。

其实不用见也知情形有多坏。

茶寮酒肆,大街小巷,人人说起镇国公府,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仿佛与梁军的失败,全在顾氏一族。

早不复当初的崇敬敬仰之情。

念兮遣人去了顾府两次。

顾辞二十岁及冠那日,又亲自上门,送上了她准备好的冠礼。

镇国公府前,门可罗雀。

从前车马填门的景象,倒像是一场遥远的梦。

王夫人早在顾二郎生死不明的消息传来时,便病倒了,镇国公还在宫中未归,整个府邸都呈现一股凄迷的状态。

没有人还记得顾辞的生辰,就连他自己也忘了。

顾辞将她迎到自己的院子。

才几日不见,他变了好多,以前的干净爽朗,现在都像是蒙上了一层灰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