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演员(1 / 2)

程洋受伤之后,就在龙国的专属医院休养。

眨眼间,十五天的时间已经过去。

今日,已经是程洋出院的日子了。

哪怕是今天,程洋仍然在不停地忙碌。

病房里,程洋的床头柜上,堆放着一摞已经翻皱了的资料。

床上,程洋因为胳膊受伤,只能把文件铺在小桌板上,一边看,一边和特意过来的同事谈着工作。

“这段时间,我翻看了相关的核聚变控制文献,核聚变的能量,可以转化出百分之八十的电能。”

院长点头,翻看着程洋递给他的报告:

“我们要如何量化核聚变的中子?利用设备先放两个中子进去吗?”

倒是有相关专家这样测试过,但他们的实验数据和预期的数据,相差太大了。

程洋摇头,修长的手指拿起枕边的一张纸递到了院长跟前:

“两个中子的聚变过程太快了,我们的设备来不及收集能量,我做了另一种方案。”

“我们可以用十个中子来测试,这是我的推算数据,十个中子同时发生聚变,释放出来的电量,估算最少会有两万度电量单位。”

“两万度?”

院长的脑子已经飞快运转起来。

两万度电,是核研究院一年的电量消耗。

“程洋,这个数据精

确吗?”

“精确,我建立了核聚变能量控制模型,用计算机进行了小型核聚变反应过程,符合预期数据。”

“计算机能进行模拟?”

程洋抿唇点头:

“可以,但是要控制好相关的变量数据。”

院长看着程洋屏幕上正在运行的虚拟小型核聚变控制模型,眼睛都不眨一下。

立体模型的运转,需要大量精准数据的支撑,还要创建相关的函数模型,可没有程洋说得那么简单。

至少院长知道,自己做不出来。

“这得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出来吧?”

屏幕下的数据框里,一秒的时间里就有数次数据变动,这是数据的实时情况。

很多都能和程洋报告的数据统计对上。

科学上的两次偶然,那就是必然。

院长确定,程洋提出的控制方案一定可行。

“这么多数据,你弄了多久?”

“从我住院那天开始的,工作没完成,我放心不下。”

院长动容,这孩子,都住院了,还顾着工作。

正要说些别的,院长突然顿住了,音调瞬间高了一个度:

“这么说,这个模型你只做了十五天?”

程洋点头:

“本来可以再快一点, 数据运行量太大了,电脑中间故障了两次。”

院长彻底没话说了

他认为,程洋已经不属于人类的范畴了。

且不说程洋利用虚拟模型来建立核聚变反应堆的想法已经是世界首创。

单单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落实想法, 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上万条模型数据、几十个相关的函数公式的推导,这已经是他们一百人的研究院整整一年多的工作量了。

程洋的能力,着实恐怖。

程洋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眼下落实理论到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

“院长,我们实验室的仓库里有一个容量三万度的储电仪器,我们可以用它接入核聚变反应的能量传输管道。”

“那个东西,好像坏了吧?”

研究院的很多实验必须要保证二十四小时的供电条件,为此,研究院特意储备了不少这样的大容量蓄电仪器。

可长期的堆放,已经坏了不少,这个原也是要搬走的。

不知道怎么,就被程洋看到了。

“我那天下班看到就修好了。”

程洋轻描淡写,好似自己只是喝了杯水那么简单。

院长已经惊掉了下巴。

他们不是没考虑过维修仪器,毕竟进价挺贵的。

但实在找不到维修的人员,只能当垃圾处理掉。

程洋这动动手,几十万的仪器就好了。

他怎么能不吃惊。

“行,那我回去就按照你的方案落实。”

程洋点头,按照研究院的效率,明天应该就能看到成果。

“这次实验成功,我们可以扩大规模,用核电取代研究院现有的电源。”

“可以。”

只要核聚变反应不停止,核电的供应就源源不断,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断电的风险,用在核研究院的供应上,刚刚好。

就此事的细节,两人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就在这时,敲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