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请柬(1 / 2)

夜晚,距离新的刺史府衙揭彩还有四天。

武阳侯李广雄的府邸内,书房的灯光昏黄而安静,只有李广雄的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的声音。

他的眉头紧锁,对于即将举行的揭彩仪式,他一直在思考着邀请名单的问题。

这次仪式,不仅是他展示权威的机会,也是李广雄作为循州刺史与武阳城百姓的正式见面。

因此,邀请的宾客必须精心挑选,他们既要能代表武阳的众多百姓,也要是武阳发展至今的中流砥柱。

管家陈叔走进书房,轻轻关上门,看到李广雄的模样,便知道侯爷正在为名单的事情烦恼。

陈叔轻声说道:“广雄,你先休息一会,待会再忙。”

然后将钟氏炖煮的药膳汤放到书桌上,说道:

“这是夫人特地为你炖煮的羹汤,说是可以提神安心、滋补养生的。”

“我正在为新刺史府衙揭彩一事而烦恼呢”

李广雄将自己罗列的人员名单递给陈叔,说道:

“我都不知该要邀请哪一些人员,生怕漏了某一个重要人物,陈叔你帮我看看这一份名单如何。”

“你这人员名单中有一些人我看没有必要邀请。”

陈叔说着就一一给李广雄指出来:

“这个邻县名叫‘赵权’的官员,他曾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多次被百姓投诉。邀请这样的人参加仪式,可能会对广雄你的声誉和仪式的正面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这一位名叫‘陈旧’的文人,他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多年来并没有为武阳城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其所做的诗歌大多为描述男女性爱之事,更有陈旧所画的‘春宫图’在武阳民间流传,伤风败俗,有辱文人名声。”

“再着就是赵申晁!”

李广雄听了陈叔排除的人员中,觉得‘赵权’是贪官污吏,理应排除在外;‘陈旧’虽为文人,但因其创作不堪入目,坊间对其评价争议颇多。

因此,李广雄决定不邀请赵权和陈旧,以保证仪式的纯洁性和正义感。

至于赵申晁,李广雄认为应当邀请他。

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对方的虚实,也好观望我们邀请的人员中有谁是与赵申晁一伙的,日后将他们一起铲除。

陈叔听完李广雄的解释,觉得可以邀请赵申晁。

“陈叔,您看还有哪一些人让我遗漏了。”李广雄问道。

“您这一份人员名单邀请了循州各地的名门望族、豪绅、文人墨客、知名学者、官员乃至宗教领袖,涵盖的范围之广,各个都是领域内的翘楚。我觉得武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中还有几个人可以邀请。”

陈叔说着就将自己增补的人名写了下来,递给李广雄。

“乔桑,武阳城本地人,孝廉出生;李刚,长安人士,祖籍陇西郡狄道县,前任武阳城城主,为武阳城做出杰出贡献;张旻,李刚身边副将,也是为武阳城做出重大贡献。”

李广雄看着几人的名字说道:

“我居然将李刚城主和张副官给忘记了,哎!陈叔你看我这记性,差一点坏了事,幸亏有陈叔你。”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广雄终于完成了名单的筛选。

李广雄为了此事可是绞尽脑汁,现在看着手中的名单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同时将自己书写的邀请函内容交给陈叔过目。

尊敬的贵宾:

恭逢盛世,国泰民安,我大唐帝国繁荣昌盛,太宗皇帝李世民英明神武,治国有方。在此,我谨代表太宗皇帝,诚邀阁下莅临本朝循州海丰县武阳城,共襄盛举,同谋发展。

兹定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十五日上午巳时,于武阳城刺史府衙举行一场盛大的 揭彩仪式,届时将有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示我大唐丰富的文化底蕴。

敬请您届时莅临,与余共同见证刺史府揭彩盛况

顺祝安康!

循州刺史府

贞观二十年 ,七月十三日。

“嗯!你书信的内容并没有问题,邀请函你要什么的规格。”陈叔问道。

“当然是要大方得体的,能够彰显品味和地位的。”李广雄答道。

“这个交给我来办,到时候新刺史府揭彩,届时也是你正式上任循州刺史,”

陈叔示意李广雄药膳汤要趁热喝,说道:“上任及调任的官员呢?”

“官员们已经在来武阳城的路上,相信明日就可以到达。”

李广雄一边说着一边品尝药膳汤。

“在刺史府揭彩过后,他们也将在武阳这一块地方开启新的仕途。”

不久,李广雄便将药膳汤一饮而尽。

陈叔随后整理了盎、碗、汤勺等器皿,默默退出了房间,留下李广雄独自一人静坐在书房之中。

李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