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玄幻魔法>晋逆> 第二卷河北厉兵秣马,大业未雨绸缪 第40章 郡国下来的调查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河北厉兵秣马,大业未雨绸缪 第40章 郡国下来的调查团(1 / 4)

最新网址:“如果连一个乡间土老财的城堡都攻不下来,那你们这支队伍也真的没有存在必要了,就此覆灭也罢。”石寒没声好气地回道。

见甯黑默头不敢言声,好像做错事的小孩子,稍缓,石寒终于还是安抚道:“甯老大,你也别担心,到时候我会派遣我手下的特勤队,这一大支人马,假作好心打着协助他陶家抗拒抵御你们的幌子,去入驻他坞堡之中,暗中做你们的内应。”

“你们到时候里应外合,自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偷鸡了它,将他整个陶家覆灭,并且鸠占鹊巢。”

总算一切都安排下来,收服甯黑,与其达成了约定,石寒此行的目的圆满,于是收队撤军,连夜重新往县城回返。

翌日,一大清早的,来了一大群难民在县衙门口击鼓喊冤。

这是石寒和甯黑昨晚商议合计好的,让甯黑故意遣一批被陶家逼迫破产的乡下难民代表前来县衙门口击鼓喊冤,然后他再亲自升堂审理,并将事情闹开,以昭陶家在乡中作恶多端的种种恶劣罪行。

这样起码先将陶家名声搞臭,钉上耻辱柱,然后再慢慢明的暗的收拾。

毕竟这样的地方蛀虫,掠夺侵占了地方太多的资源,祸害民生太严重,极大妨碍了石寒自身私人军事力量的发展。

因为他豢养私兵都要钱粮,被这地方大族土豪都夺占去了,那他还怎么弄?所以必须要将这些刺头都连根挑起拔除。

毕竟生产和生存资源有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石寒闻听有人击鼓鸣冤,赶紧装模作样地出来升堂,当即接待喊冤的民众。

击登闻鼓喊冤,在古代,皇宫的左侧或者衙门口设置有一只大鼓,有告状者可以击鼓喊冤,鼓一响官员必须升堂受理。

这种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设立了路鼓和肺石制度。

设“路鼓”于大门外,吏民有喊冤击鼓者,闻鼓则速见庶民;

还有设置“肺石”的,以使民有不平,得击三石鸣冤。

到秦汉时期,改为在衙门口左侧设置一只大鼓,右侧摆放一只大钟,专为鸣冤叫屈的百姓告状用的。

宋代设登闻鼓院,专门受理吏民申告冤枉。

明、清都设有登闻鼓院,并且规定,如果吏民击鼓申冤被认为确系冤案,则由通政司奏请昭雪。

否则,就认为越级上诉,由通政司送刑部加一等治罪。

“本县升堂,将鸣冤人等都带上来,”石寒在县衙升堂,一拍惊堂木。

两排手执水火棍的衙役齐齐大喊一声“威武”,水火棍一阵整齐地敲击地面,仪式感满满,派头做足。

很快两个末排的衙役出来县衙门口,引了这一大群鸣冤的衣衫蓝楼百姓进堂来当堂申冤。

“啪”的一声,石寒又一拍惊堂木,威严地向被衙役带进来,跪伏在堂下的众百姓喝问起来:“尔等乃系何地人氏,又所为何情?如今既然前来县衙门前鸣鼓喊冤,速速向本县道来,如有不实,定当将尔等一概乱棍打出!”

“启禀县尊老父台,我等乃系乐平铺陶家坞人氏,皆是当地普通小老百姓,如今被陶家所逼迫,强夺我们的田地,侵占我们的子女,弄得我们家破人亡,我们要状告陶家为富不仁,欺压乡里,将我们乡民送上绝路……”

一个皓首老者代表众多难民,跪在地上向石寒不断地叩首申诉着。

石寒端坐在高高的衙堂案桌后,头悬明镜高悬醒目牌匾,一脸气愤,又问道:“陶家究竟是怎么逼迫你们的?速速将经过实情都一一道明,我定要替你等做主,将此等人神共愤之陶家绳之以法。”

“此等灾年,他陶家仗着两个儿子为县里胥吏,以各种花梢名目和噱头强征我们乡民各项苛捐杂税,种种摊派,直让人不堪重负,我们交不上来,他陶家就强令我们向他家租借高利贷,并强制我们签字画押,与他家签定卖地契和卖身契做抵押,还口口声声说为我们乡民好……”

那告状老者继续娓娓道来:“可怜我们那堪承受那高利贷之重,利滚利,息加息,短短几个月当初的借贷就翻了好几倍,如今我们都还不上了,他陶家就强夺我们土地,强抢我们儿女,还要让我们世代为他家作奴,偿还他们的借贷……县尊老太爷,这世道还有天理吗?我们只想有一口饭吃,要活下去,怎么就这么难呢?”

“你们是状告本县第一大富户高族陶家,他们强买强卖高利贷,抢夺你们土地和子女,把你们逼上绝路?”

石寒眉头一皱,大声道:“此真是惨绝人寰,陶家毫无人性,落井下石,专发这种灾难财,可恶,可恶至极。“

“来人,速将被告的陶家在县衙为吏的二子陶善和陶良都传上堂来,当面对质,看看眼前乡民所告是否属实?”

随着石寒一声令下,立即又有两对四个衙役退出了大堂,去传唤正在县衙吏房署办公的陶善和陶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