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玄幻魔法>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190章 一个人撑起一本期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 一个人撑起一本期刊(1 / 2)

两个编辑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收到了一大批稿件。

离谱的是,这些内容,居然还是以zip打包的形式发放的。

两个编辑看到了之后,一脸黑线。

论文都是一篇一篇投稿的,哪有这样打包的?

是把原始数据打包整过来了,还是把一个班的毕业习作都发来投稿了,当咱们期刊是垃圾桶呢?

两个编辑刚要吐槽,忽然瞥到发件人的邮箱号码。

“这个发件人是……”

“陈帆教授?!”

这一看吓了一大跳。

两个收稿编辑赶紧把压缩文件下载好,解压缩后……居然有十几篇论文。

《论多次数贝兹曲线的阶数》

《额外维和拓扑规范场理论》

《c4烯烃催化裂解制取新型碳纤维材料》

《ca/pei微孔亲和膜的制备及其性能与应用的研究》

《ceo2担载的cu和pt催化剂上低碳含氧化合物完全氧化反应的研究》

《……》

不光数量多,还横跨了多领域。

“呃……看这架势,是陈教授无疑问了。”

“这么多的吗?”

“这也太离谱了吧?”

“这才多久时间,陈教授能搞出来这么多的研究?”

两个编辑都是博士毕业,虽然跨领域不见得精通,但是看懂皮毛不成问题。随便选了一篇打开,发现里边的内容都是科技前沿。

“这……”

“这个问题,之前在科教栏目上过电视,已经十多年了,至今没有明确的成果,现在居然公布出来了。”

“……是真的吗?”

“陈教授难道公布过什么假的吗?”

“没有。”

“那他公布出来的内容,肯定是真实的……至少经过他自己的检验。”

“是的。”

两个人把论文翻了一遍,发现数据结构严谨,随便验算都具备勾稽关系,完美的符合科学逻辑。

“所以,这算是解决了?”

“对。”

“再看看其他的吧?”

两个编辑,有一个是数学系,所以第二篇,选择查看一个数学论文。

这篇论文打开后,只有短短的三页,论证过程精炼,但思路十分巧妙。

“我的天呐!”

“陈教授在推导这个公式时,是上帝握住了他的手吗?”

“我硕士阶段的毕业论文,是相关方面的研究。我从来没想象过,居然还能选择如此方式……”

“如果当时就能引用陈教授的公式,我当时的毕业论文,至少可以少走一年半弯路。”

“相见恨晚啊!”

“怪不得都说,陈帆虽然不在数学圈混,但是数学圈到处都是他的传说。这样看来,这句话确实不过分。”

有些学科,是非常看天赋的。

比如,数学。

在学校里,经常听到数学系的教授们提起陈帆,说陈帆如果能塌心研究数学,有生之年,他甚至可以解决全部数学界的“七大猜想”。

虽然陈帆目前,已经解决了黎曼猜想和n-s方程,但是剩下的猜想,仍然是难啃的硬骨头。

数学的论证,需要一点灵感和很多的汗水……

所以,就算陈帆有历史成绩,别人也不敢推测其他的猜想是否被证明。

在他们眼里,陈帆灵感足够,但他分配给数学的时间,太少了。

两个收稿编辑又看了看,接下来一连几篇论文,写的内容就比较复杂,并不是很好看懂。

恰好这时候陈帆打来电话:

“论文已经发过去了。”

“你们应该看了吧?”

小编辑结结巴巴:

“看……看了,但没看完。”

陈帆说:

“嗯,看了就好。”

“我们虽然是全新的期刊,但是不能辜负了质量。”

“投稿一定要精挑细选,不要让一些垃圾论文混进来。要逐渐树立华国在科研圈的威信。”

“这些论文,是我前……是我之前的研究,如果版面不够,就拿它们顶上去。同行评审就交给学院做吧。”

陈帆差点说成前世的研究成果,好在圆回来了。这些都是他前世已经通过的论文,前世可以过评审,现在当然也没有任何问题。

小编辑:

“哦,好的。”

陈帆点点头,满意的说道:

“好的。有关碳纤维新材料的实验,是重大创新,该放到封面就放到封面去。”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先这样吧。有问题的话,随时联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