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第一百四十一章:谏言有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一章:谏言有功(1 / 2)

洪武大帝骂的累了,一屁股坐在龙椅上,有气无力地挥着手说道:“你们今日有一说一,大胆的说,咱不处罚任何人,但是没说的,可要小心一点。”

随着朱元璋的话落下以后,太子宾客宋璲站出来说道:“臣叩请圣上改革赋税,劳役,裁撤河泊所。”

随着宋璲这番话落下以后,群臣多时大惊,宋璲这是不要命了吗?

竟然当众要改革赋税,劳役,裁撤河泊所。

要知道,这些政策可是圣上在建国时,逐一颁布下来的,如今已经实行了十年,为什么忽然要裁撤或者改革这些呢?

朱元璋盯着宋璲问道:“说说你请求改革赋税,劳役,裁撤河泊所的理由。”

宋璲于是把赋税,劳役等存在的弊端一五一十的道了出来,随后也把河泊所压榨百姓的事情道了出来。

宋璲所说的与昨日朱雄英说的那些话,基本上是一样的。

朱元璋心里明白,宋璲这些话都是太子与他商议过的。

宋璲话落下以后,整个奉天殿内那是鸦雀无声,众人都在等待着朱元璋下一步指令。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的看着文武百官,脱口说道:“咱就问一句,关于赋税,劳役,河泊所存在的问题,你们到底知不知道?”

胡惟庸站出来说道:“秉圣上,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任何政策的颁布肯定有不足之处,圣上颁布的这些政策,在臣看来,虽然有瑕疵,但问题不大。”

汪广洋也附议道:“是呀,任何事情他都不是完美的呀。”

朱元璋怒吼道:“放你娘的狗臭屁,既然政策问题不大,为什么自立国以来,发生了这么多的暴乱和起义,到底是咱制定的制度有问题,还是卫所,当地官府的问题?”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扫视着文武百官说道:“以前的事情,咱今日就不计较了,以后但凡发现制定的政策有什么问题的,务必要及时上奏,中书省与内阁,六部要进行商议然后呈送给咱。”

朱元璋继续说道:“关于赋税,劳役,河泊所的改革,以及太子提及的户籍制度问题,尔等务必利用十天的时间进行商议,十日后,要进行裁决。”

群臣拱手说道:“臣等遵旨。”

朱元璋看着宋璲说道:“太子宾客宋璲,谏言有功,封正六品承直郎,锦缎十匹,银一百两,贡米十石,御酒十坛。”

宋璲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有意外的惊喜,跪地喊道:“臣拜谢圣上隆恩。”

朱元璋扫视众人说道:“以后各负其责,该说的说,咱并不是那种听不得真话的人,当然你们也不要说那些虚无缥缈的话来骗咱,咱要听的是事实。”

群臣齐声喊道:“臣等遵旨。”

朝会很快就结束了,不断有人前来恭贺宋璲升官又发财,宋璲也是一一回应。

这次的朝会也给了文武百官一个不一样的洪武大帝,以前倘若有人胆敢当着洪武大帝的面,指责他颁布的政策有问题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洪武大帝向来独断专行,任何事情他说行,那就行,他说不行,那就一定不行。

而今洪武大帝似乎能听得进去群臣们的意见了,这可是一个好兆头呀。

御书房内,洪武大帝看着眼前的朱标说道:“咱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只要是商议出具体的政策以后,那就着手颁布下去吧。”

朱标脱口说道:“户籍制度是儿臣沉思许久以后,决定也拿出来进行改革的,父皇以为如何?”

朱元璋说道:“改吧,既然说了改革,那就大刀阔斧的改,只要你觉得有问题的都改,不过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千万不要闹得太大,不然引起百姓恐慌,那就事与愿违了。”

朱标拱手说道:“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与群臣商议,另外也去民间走访些百姓,实地询问或者是考察。”

朱元璋点头说道:“去吧,去吧,咱呀,只盼着大明朝越来越好,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朱标自御书房离开以后,就独自回到了东宫。

整个东宫的属官其实并不多,虽然徐达,常茂等人也担任东宫属官,不过却是兼任,所以并不算是朱标嫡系人脉。

可以这样说,洪武大帝给朱标配备的人看似很多,但真正在东宫任职的人并无多少,而朱标真正能使用的,除了宋璲,刘三吾以外,别无他人了。

待的宋璲等人落座以后,朱标又遣人去将朱雄英给请了过来。

东宫距离坤宁宫并不是多远的距离,等到朱雄英到来时,朱标挥手让其落座以后,开口说道:“都在等着你了。”

朱雄英问道:“爹找孩儿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吗?”

朱标脱口说道:“关于赋税的事情,昨日你已经说了,劳役呢,可以变无偿为有偿,只需给百姓提供两餐和工钱就足矣了,但是自从成为太子,协助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