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乾第一县令> 第164章 认知问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认知问题(1 / 2)

晋阳城,知州府。

身为并州知州耿秋的老师,明瑞的来知州府衙门那是向来都不需要通报的。

在得知清河书院的事情被李志洲他们大肆宣传之后,深感麻烦的明瑞,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来知州府见耿秋一面。

径直来到府衙后院,明瑞一眼就看到了迎上来的耿秋。

“老是,您今天怎么又功夫来我这里了?”

听到这话,明瑞轻叹一口气。

“看你这样子,不知道清河书院的事情?”

耿秋闻言微微一愣,瞬间就明白了明瑞来此的意思。

“老师是为了林昭而来?您认识此人?”

明瑞摇了摇头,开口道:“我并不认识林昭,来此倒是为了他来的。”

听到明瑞说自己不认识林昭,但还是为了此人而来,耿秋无奈叹了口气。

“老师,清河书院的事儿我已经知道了,可惜无能为力,你不知道这事儿背后之人并非是李志洲,而是晋王殿下。”

明瑞闻言脸色骤变。

“晋王殿下?”

耿秋点了点头,随后解释道:“晋王曾拉拢过林昭,结果被林昭拒绝,对于此事晋王一直耿耿于怀,这一次李志洲找上林昭,便是因为晋王撺掇的缘故。”

“学生劝您莫要插手,这可是神仙打架,便是学生也不敢轻易插手其中。”

一州知州居然说不敢插手一个县令和亲王的冲突,这话说出去谁信?

明瑞略做思索,看着耿秋问道:“你实话告诉老夫,林昭此人到底如何?”

耿秋犹豫着摇了摇头,缓缓道:“难说,此人手段诡异莫测,等闲人奈何不了他,居说在朝中也有靠山,具体是谁却不清楚。”

“并且陛下对其也是信任有加,是简在帝心之人,放眼并州除了晋王之外,似乎没有人能够对其造成影响,哪怕是我也不行。”

听到这句评价,明瑞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万万没想到,这林昭居然在耿秋这里有这么高的评价!

见明瑞愣神,耿秋接着说道:“老师,林昭此人有些邪性,眼下这情况看似他有些吃亏,但最后结果如何,没有出来之前这事儿就做不得数。”

“老师若是想要做些什么,学生建议您先旁观看看再说。”

明瑞点了点头,但思索了片刻之后还是看着耿秋道:“老夫想要去一趟清河县。”

听到这话,耿秋一时间有些诧异。

“去清河?”

明瑞点了点头,开口道:“清河一定要去,老夫觉得林昭此番修建书院必定是缺人的时候,如若林昭说的和做的一样,那老夫这一把老骨头,哪怕是交代在清河也不是不可以。”

耿秋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是知道明瑞的志愿,那就是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书可读。

可如今的晋阳书院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无奈才将目光转移到了林昭身上。

耿秋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老师要去做学生的自然是不会阻拦,若是您想好了,学生给您写一封信,您可代为转交给林昭,他看过之后,或许会念在学生的面子上,和您透个底的。”

说这话的时候,耿秋心中也是有些没底。

毕竟他和林昭也是泛泛之交,最多就是没仇而已。

可即便如此,放眼整个并州,他这关系已经够可以了。

明瑞却是不知道这些,看着耿秋点了点头。

“那就劳烦你了,等到了清河县,老夫自会给你消息。”

……

书院的事儿还在发酵,不少收到消息的学子在得知清河书院的待遇之后,便纷纷朝着清河赶去。

和去年大灾之时灾民朝着清河县涌去的景象不同,如今前往清河县的官道上,到处都是身着长衫的儒生。

清河县几十年未曾见过这般景象,便是连不少衙门的人见此都惊叹不已。

郝健对于这事儿早就有了准备,还是林昭先前提醒,所以他对这事儿极为上心。

这天傍晚,从城门匆匆赶回衙门的郝健,第一时间拿着名单前往林昭所在的书房。

轻叩房门,直到听见‘进来’两字,郝健才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大人。”

林昭抬头看向郝健,开口道:“什么事儿?”

只见那郝健小心翼翼的将一份名单递上,开口道:“大人,这是这几日来清河县的儒生名单,总计三百一十五人,籍贯名次全都记录在上。”

林昭闻言拿起来那名单看了一眼,神色间闪过一抹诧异。

“这么多人?李志洲他们传播的消息到了什么地方?”

郝健闻言,轻笑道:“这就不知道了,但报名的学子之中有从帝京来的。”

“啧~这宣传效果,本官用的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