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宁村!(1 / 2)

李长安回到了水云间!

凤鸣楼无论造成多大的轰动,都与他无关。他就像是一个没事儿人一般,不问世事。

当然,这事儿迟早是会被别人查出来的。比如李府,比如那神通广大的听雨楼。

所以当下他要做的,就是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若是他身边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那就算被听雨楼以及李岳的针对,他也能游刃有余。

“鱼儿!”

“咱们得买些土地,建设酿酒工坊。老是在这水云间后院生产春雪,既不安全,规模也无法扩大!”李长安说道。

姜鱼儿沉思片刻,道:“主人,我知道有个地方,土地非常便宜。但是,也需要三四两银子一亩地。而且,我们得招收工人,以及购买奴隶,这也是一大笔开销!”

“银子的事倒是不必担心!”李长安嘴角上扬,云烟尘可是给了他上万两银子!

老婆给的银子,没有不用的道理。等挣钱之后,再加倍还给云烟尘,还给云家就是。

~

一辆马车,悄然往京城之外驶去。

马车上,自然是姜鱼儿和李长安。

“那个地方叫做宁村,距离京城大概十里路,是在一个深山老林里面。”

“宁家村一共住着上万百姓~”

“等等,一个村落,怎么会有上万百姓?如此之多?”李长安神色疑惑道。

“那些百姓,都是宁国各地前往京城逃难的穷苦人。要知道,宁国这二十年来,国力衰弱的非常厉害,早已民不聊生。各地的乞丐,土匪,数量都急剧增多。”

“而京城权贵地主比较多,在这里讨饭,也相对容易一些。但是,京城是不允许出现乞丐流民的,所以那些人就聚集在城外乞讨,到了晚上,他们就在深山老林里面居住,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宁村。”姜鱼儿说道。

原来如此!

李长安心中恍然,这段时间,他对宁国也算是有个大体的了解。

早在二十年前,宁国还是非常强盛的,四国皆是不敢欺辱。但是,那是先帝时期。先帝那几年身体迅速衰弱,宁国也就传到了而今的萧帝手里。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强盛的宁国开始走向衰落。二十年积贫积弱,户部逐渐亏空,甚至皇权逐渐被朝中大臣给架空。如此一来,宁国的世家迅速爆发,成长,形成了现在的宁国六大门阀架空朝廷的局面。

宁国朝廷,已经没有银子可用。但是,宁国世家,却在这二十年间赚的盆满钵满。

皇权与世家相争,最苦的还是底层的百姓。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成了乞丐,流民,土匪。京城之外的宁村,那只不过是一个缩影罢了!

也就是说,看似平稳的宁国,实则早就暗潮汹涌。这场危机,迟早都会爆发,只不过不知道何时到来。而他李长安,必须在这场危机到来之前,组织好一支足够保护他的力量!

宁村!

李长安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心中不由得一惊。

只见这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山谷,山谷里面建设有许多茅草房子,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就住在茅草房子里面。也有许多人是随意的搭一块破布,就睡在了树下,睡在了路边。

这旁边都是荒地,倒是耕种了一些水田,不过耕种的不多。

但这并不是说这些乞丐流民太过懒惰,而是在宁国,开荒耕种是需要交税的。土地税,粮税,以及稻谷种子这些都是要银子的。而一亩地粮食的产量,往往只有两百余斤,最多不过两百七十斤,这还是在肥沃的土地上。

扣除杂税之后,一亩地的收成到百姓手里,往往就只有那么几十斤。如此一来,一家三口人需要耕种十几亩地,才刚刚好足够一家人的口粮。

若是碰上土匪,碰上灾年,一家人耕种甚至连吃都吃不饱。如此一来,百姓索性就不再耕种了!不耕种,也就不用上交那些赋税,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开荒种粮。

这些不耕种的百姓,成了土匪,成了乞丐流民,恶性循环!

所以,宁村没有人愿意开荒。

你不开荒,没有人管你。你若是开荒种田,那收取赋税的人可就来了啊!

李长安的马车刚刚停下,一大堆乞丐便是迅速包围了上来。整个宁村八成的人,都是乞丐流民,以乞讨为生。也有一小部分,是猎户,以打猎为生。还有一部分,是进京赶考的书生。

这些书生住不起京城的酒楼,读书已经让绝大部分的学子掏空了家财,在等待科举的这段时间里,他们自然是能省就省。在宁村,没有人会看不起这些穷学子!

紧接着,整个村的百姓都冲了出来,他们眼巴巴的站在马车前,不过并没有人上前抢夺。

因为他们知道,马车里面的贵人或许会施舍,但是,他们一旦抢了贵人,那事情就变了。到时候,宁村还存不存在,都是两说的事情。

李长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