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107 章 皮痒痒(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7 章 皮痒痒(捉)(2 / 4)

一般的书生灵活,这方面经验实浅,兼顾不到也正常。

谢星珩笑道:“你只要愿意做,我就能给你把这事盘活。”

话说得简单,怎样涵盖各行各业的技巧,怎样说服老师傅交出看家本领,那可真难。

顾慎行让他别卖关子:“说说啊,我兴头正浓。”

谢星珩说:“人这一生,所求为何?一为名,二为利。以利诱之,花费太高,国库都耗不起。但扬名是件简单事。”

顾慎行原想喝茶,茶杯都捧起来了,听到这话,又把杯子放下。

“敬之,过分了啊。”

他一家文官,出了些大学士,担任实权的人少,外派的亲戚没有成事的,若不是家大业大,朝中有人打点,考功都过不了,一辈子都别想升调。

也因此,家族思变,自他这一辈起,读书之外,也重人脉与实务。

他幸运,赶上好时候。他能读书,也能交友,各处完美符合家族要求。这般境况之下,家族鼎力扶持,到乡试时,也只在书生圈子里有才名而已。

这也是他

乡试以后,愿意舍本结交谢星珩的原因。

纵观百年科举史,有几个人能在秀才时就扬名京城,让全省的书生都知道他?

谢星珩还不是耍耍嘴皮子,静安县还好,粮食嘛,不愁销路。

禹南县可是实实在在盘活了。他爹说了,朝廷都对这个法子赞许颇多。

谢星珩的原籍枫江县,因他一番宣传,带起了咸鸭蛋风潮,现在京城百姓一提咸鸭蛋,就能想到枫江县。

而文人里,也兴起了对千亩荷塘的观光风潮。

谢星珩还把他的赘婿身份牢牢焊死做身上,加强记忆点。

他们想到枫江县,就会想到来自枫江县的赘婿书生。

想到赘婿书生,就自然而然记起谢星珩。

所以扬名不是简单事,只是对谢星珩来说简单而已。

比如说丰州县。

他即使不给同年们寄信,等朝廷发现丰州县的变化,他的声名一样能扬出去。

两人又聊了些扬名之法。

面向百姓的百科全书,生活技巧,甚至动植物图鉴,只有真的走进百姓家,才能让参与进来的人扬名。

绕来绕去,竟还是绕到了“扫盲”上面。

任重道远。顾慎行稍作思考,决定先做准备再说。

这个筹备,他吃不了亏。

即使最后没能推广普及出,于家族来说,这些书籍也有大用处。

最要紧的事情聊完,接下来几天,顾慎行就很合群,跟着进士团到处走走看看。

和举人观光团的流程一样,鸡鸭孵化基地是必去地点,带他们看生命的诞生。

牧场因牛羊数量增加,春天里进行繁殖配对,饲养员和兽医们现在还在忙着做记录。

动物们也有喜好,有的摆在一起,哪怕关一个畜棚,它们不喜欢,也就无法实现配种目的,需要更换“相亲”对象。

这是个很有趣的过程。

谢星珩跟动物世界的解说员一样,跟他们讲述牧场动物的习性与日常活动的趣事。

畜牧业跟农业,是进士们重点关注的项目。要将农作物跟动物制品变现,需要跟商务接轨,他们是选择了解一下模式,但不深入探讨,决定到了地方任职以后,再找别的商人合作。

谢星珩在忙碌的时候,江知与也在忙。他忙着进行“夫郎社交”。

那些早年学过的东西,多年没有机会使用,突然等来顾慎行的夫郎,江知与才有了用武之地。

顾慎行的夫郎苏冉出身好,受到的教育也是知礼守礼,客客气气。

他俩连着相处三天,把能说的场面话都说完了,再见面都有点相顾无言。

把崽崽叫来玩,都只续上了两天的场子。

江知与需要尽地主之谊,也不想给夫君丢面子,很费劲的在想还能说什么、做什么。

苏冉跟他一样的想法。大老远的来丰州一趟,夫君跟他说了,谢星珩是个有本事的,得把关系维系

好。他也不想为难江知与,也绞尽脑汁去想话题。

两人最后默契选择去糖厂转转。

顾慎行加盟了糖果屋,会在京城开铺面。这间铺子会是苏冉打理。

糖厂又做了微调,最大的改变是新增了两个“实验”工坊。

会试用模具,也会尝试着做新品类的糖。其他的工坊如常运转,这边的实验结果成熟后,就能无缝接轨,能把工时、人力都省下来。

这些试验品,也能满足铺面的“尝鲜”展示区,是优惠品。

限量,且没有固定日期上架,买到的人纯靠运气。能增加糖铺的客流量。

江知与越来越爱搞事业,说起这些眼里都有光。比客套的尬聊生动,讲话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