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女生耽美>御史大官人> 第149章 惊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惊变!(1 / 2)

闻言。

庞、杨二人对视一眼,神色各异,但皆没有回应,沉默不语,似乎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李放通敌案发生在天景二十年,也就是十三年前。

而萧无晟在案发前就已被贬黜,先有李放密信弹劾,才有镇西王之名被皇帝废黜,继而引来萧无晟的忌恨,通敌案发。

那么,理论上萧无晟在构陷李放之时,就应该已经把自己的罪证给抹除掉,为何会留到天景三十一年后被孙鹤等人查到?

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悖逆常理行事?

“还有,如果萧无晟府中的苍山玉,是从景国皇室手中得到的。也就是说他真正的通敌对象是景国朝廷。只是,萧无晟单纯想敛财的话,何须上升到与景国朝廷勾结的地步?随便找一个景国的边关官员,就可以做到!”

徐安接着问出了另一个疑问。

庞奇侧目道:“大人是怀疑萧无晟走私通敌的目的不单只是敛财?”

徐安直言道:“没错!萧无晟本是镇西王,位极人臣,能让他自甘堕落,不惜与景国勾结的原因,唯有钱财与权力!但敛财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说,他可以在封地内加收赋税,强行搜刮,乃至于克扣军饷都能聚敛到大批钱财。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冒着通敌的风险与景国朝廷交易。”

“你若说这背后只是为财,那便说不过去了。”

杨宣道:“不是为财,那便是为权!但他身为镇西王,已是封疆大吏。大乾的一处国门由他镇守,手中不无权柄,仍想怎样?难道还想与景国朝廷勾结,弑君夺位不成?”

徐安正色道:“你觉得没有可能吗?身为镇西王,本就是一方巨富,又有朝廷的军费支持,萧无晟本不缺钱。实际上,能让他不惜走私通敌的原因,只能是权柄!”

“景国兵强马壮,本就不比大乾弱多少。若给他们足够的辎重补给,可冲破陇西关,逐鹿中原,也不是不可能发生之事。萧无晟暗行走私,为景国大军募集粮草,一旦东风促成,他再开关让大景军直入中原,兵指京都,夺取皇位。”

“陇西与漠北两军,并称大乾两大拳头。大景军是为虎狼,亦不容小觑。陇西所部加上大景百万大军,朝中何人能挡?”

庞奇惊道:“可大乾社稷一倒,萧无晟的权柄又从哪里来?”

徐安淡笑道:“陇西联合大景军直入中原,根本无需颠覆大乾社稷,只需兵围京都,逼迫陛下退位即可。而后,我若是萧无晟,便会将陇西所部之国土割让给景国,以换取对方支持。”

听此。

相比于庞奇的惊愕,杨宣倒是稍显镇定道:“大人所言,不无可能。但不论属实与否,随着萧无晟当年被陛下贬黜,他们的阴谋都已无疾而终,再难起什么风浪。如今,陇西关在唐侯爷的坐镇之下固若磐石,大景军难以逾越半步。”

徐安瞟了他一眼,却道:“当真如此吗?如果萧无晟与景国之间的阴谋早已因他当年被贬而告吹,那多年后,当马冀亲赴陇西追查之时,应该查无所获才对。为何还能查到一大堆通敌的信件与账册?”

“萧无晟已被贬十几年,证据应该早就被销毁。但两年多前,也就是天景三十一年马冀远赴陇西时,仍能查到密信与账册,便说明这个阴谋未曾中断过!”

“要想证实这点,其实并不难!老庞,看看你手上书信的落款日期,是哪年哪月?”

庞奇应是,目光往下一扫,盯在信件的末尾处,随即脸色巨变,道:“什么?这封信竟是在大景仁宣十一年,由景都寄出的?”

徐安道:“大景仁宣十一年,对应我朝的哪一年?”

“当今大景皇帝年号仁宣,仁宣十一年,便对应我朝天景二十八年。”

“那就对了。李放将军在天景二十年被处死,萧无晟是在他之前被贬黜的。故此,如果他与大景的阴谋已经无疾而终,就不可能在八年后还有书信往来。这个阴谋一直都在继续,并没有因为萧无晟被贬而作罢。”

徐安肃然道:“而如今又过数年有余,若无意外,景国的准备已然充分,不日将进犯陇西,大乾西境恐有失守的可能!”

听此一言,杨宣沉思片刻后,这才幡然色变,道:“那陇西关岂非岌岌可危?大人,此事重大,末将认为不论真假,都该马上报呈陛下,刻不容缓。”

徐安摆了摆手,并未反对这样的提议,回道:“行!那我们分头行事,你即刻入宫面圣,带着孙大夫的这些密件亲自交予陛下。我和老庞去大理寺见见吴应雄,事后我们杏园相见。”

“好。”

杨宣应了一声,立马扭身离去。

但刚走到车头,还未及跳下车,却又蓦然退了回来,脸上一阵凝重之色。

双手不禁握住了腰间的金刀,并回身朝徐安二人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如此情况,身后二人倒也察觉到一丝不对,瞬间变得警惕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