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第843章 改革科举制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3章 改革科举制度!(1 / 2)

“徐骥,如果现在让你继任你父亲的副司长,你有没有信心能够接替?”

朱慈烺忽然出声问道。

徐骥愣了一下,思索片刻后,道:“回太子殿下,臣的能力自然无法与父亲相提并论,臣担任格物司副司长……怕也有一些力不从心。”

徐骥可是很清楚,格物司副司长,可不是什么坐堂的官员,是需要真材实料的,要将格物司研制出来的东西,落实下去,哪里有问题,就要解决,没有几把刷子是做不了的。

而且,格物司一正两副三个司长都是格物方面的大能,徐骥虽然深得徐光启的亲传,但是经验和这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徐光启。

所以,徐骥很清楚,自己能不能胜任。

他也明白,现在只要自己说可以,朱慈烺肯定会让他接任的,但是,他更加清楚,如果他胜任不了,那么,日后失职被惩罚,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你虽然现在还不足以胜任副司长,但是孤还是要让你来担任这个副司长!”

“啊?”

徐骥有些茫然的看着朱慈烺,以他对朱慈烺的了解,别看朱慈烺年纪不大,但绝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

如果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朱慈烺也不会看在徐光启的面子上,让他担任这个职位,应该会从其他的地方补偿他。

而且,其次,这格物司也是堪比六部的存在,也属于朝廷衙门,做官就没有儿子继承父亲官位的。

“殿下,臣这……”

徐骥不知道朱慈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先别着急,孤让你担任副司长,自然是有孤的道理。”

朱慈烺淡然一笑,道:“孤要将你这位副司长的职责更改一下,你不用参与研制格物,只需要记录格物研制的过程,总结归纳,整理成为书籍。”

“就像是你父亲这样,将他的毕生所学,全部整理变成书籍,以供后人学习!”

“而且,孤还要交给你一个任务,那就是将这些东西,整理成为三个阶段,比如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从容易到难,在不久的将来,孤会建议父皇,将格物列入大明所有学院必学的科目,并且,科举还要考!”

此言一出,徐骥眼眸骤然亮起,朱慈烺这是要改革科举!

这可是大事情啊!

如果他能够参与进来,编撰书籍,一旦变革成功,那自己日后岂不是能够比肩圣人?

这可是流芳千古的事情。

这让徐骥感动到不能自已,差点就哭了出来,道:“承蒙殿下,臣誓死也要将此事做好!”

“也请殿下放心,臣虽然在格物方面比不上父亲,但是在这方面,臣还是有把握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朱慈烺点头道。

旁边的崇祯也听出了朱慈烺的意思,只不过朱慈烺已经把话说出口,他也不好打断。

等到朱慈烺说完以后,崇祯这才拉着朱慈烺走到了一旁,道:“烺儿,你想要改革科举制度?”

“父皇以为如何?”朱慈烺反问道。

朱慈烺早就想要改革大明的科举制度了,有一说一,大明的八股文科举制度,真的不怎么样。

或许,参加这样的科举,能够选拔出有文采的能人,但是,治理国家跟文采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用,最起码,这些人是最聪明的。

但是,这还不够,大明未来想要走的更加长远,必须要全方面培养人才,各方个面。

文采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方向而已,朱慈烺要将其扩大,将农业,工业,格物等等东西,全部列入其中。

文采不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不行。

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整个大明的人才利益最大化,各司其职。

“烺儿,现在大明的读书人,可读的是四书五经,学的也是八股文,现在贸然改变科举制度,增加其他的学科,怕不是会引得天下震动的。”

崇祯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殿下,陛下所言极为有道理啊,这科举制度可不是其他的事情,不是兵事来的直接,刀光剑影。”

“文人之事,恐怕比刀光剑影要厉害的多啊!”

宋应星也在一旁劝说着。

宋应星也是读书人出身,他自然明白科举制度对于天下读书人的意义所在。

当年,隋朝就是前车之鉴,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只不过当初隋炀帝是要将这块蛋糕分给天下人,现在朱慈烺想要改革,那就要动天下人的蛋糕……

这要是引起反弹,比隋朝更加恐怖。

“父皇,儿臣所变科举制度,不是更改科举制度,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

“比如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