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山长赐字(1 / 2)

翌日一大清早,郑云天就早早的起来收拾洗漱。

天大亮时,他下楼点了餐让人送上楼之后就出去了。

直到午饭时才回来。

一进客栈就看到正等着他的父亲和妹妹。

走过去坐下,说起了自己出去打听的事情。

“我今天出去走了一圈,也听到不少事儿,他们说名岳书院的人背景差不多都是平河郡的权贵子弟,其中身份最高的是山长的侄子,叫明昀,外界对他的评价倒是很统一。”

“说他深居简出,整日读书做文章,不通世事。”

“除了他,就是平河郡郡守以及郡尉以及监御史之子,再往下就是富家子弟或者一些别的地方的子侄。”

郑云颖问道:“那这其中必有纨绔子弟,甚至臭名昭著的也有。”

郑云天点头,“郡尉之子,章程,说是他强抢民女,无恶不作,而且跟郡守之子宋青竹关系也不错,所以才敢胆大妄为。”

对此,郑云颖并不是很意外,不管什么时代,纨绔总是不会少的。

“那哥哥要是对上这种人怎么办?”

郑云天没有回答,反而是说:“这些事情,名岳书院的先生们或者山长应该是知道的,但却让这种人继续留在书院,是因为什么呢?”

他也没等人回答自己就先说了出来。

“我猜可能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人有问题,因为他的家世可以帮他摆平,另一个就是这些事情不是真的而是被人杜撰的。”

郑云颖还想提问,郑云天又说了,“还是需要去了才知道真实情况。”

下午,他们驾着马车去了名岳书院。

名岳书院因为占地大,并不在繁华的城中心,而是在郊外。

白墙青瓦,临水而立,若是再下点雨,就如烟雨江南一般。

是郑云颖最喜欢的建筑样式之一,一入眼就有点走不动道了。

书院的建筑甚至跟平河郡内的一些官家大院的都不太一样。

郑云天下车拿好东西去叩了门。

很快一个书童打扮的人走了出来,上下扫了他一眼又扫了一眼他很后的马车,眼神带了些轻蔑。

“何人?”

郑云天当没看做那书童的眼神一般,温和的笑道,“劳烦帮忙把这封信转交给明山长。”

说着还塞了一两银子给书童。

书童掂量了一下重量,这才面上带笑,说了句稍等就转身进去了,。

等了大约一刻多钟的时间,小厮再次出来,面上的笑意更加真诚了几分,“公子请进。”

郑云颖和郑如山拎着准备好的东西跟着进入了书院。

书院很大,郑云颖人又小腿又短,进入书院之后跟进入了迷宫一样,凡是能走的道上,两旁不是松柏就是青竹。

她两眼扫过去,除了腿就是树,怕自己绕晕了,也就不再看了。

只跟着七拐八绕的就走到了一座楼阁前。

楼阁是双层的,屋内有丝竹之声。

她听了一会儿,分辨出来这是弹的高山流水。

不过她也仅限于知道这是什么曲子,至于什么技巧那就是一窍不通了,只知道好听不好听。

书童上前敲门,“山长,人带来了。”

阁内的声音渐渐停下,书童推开门把人引进出,阁内有两人。

一个坐在琴前,一个则是坐在对面。

郑云颖抬眼一扫就知道谁是山上了。

弹琴的那位即使坐在哪里也板板正正的,像是一颗青松,挺拔卓越,看不清脸但也能看出来这人很年轻。

另一位就有点不修边幅,趴靠在桌面上全白的头发和胡须四处散乱,一双本该是浑浊的眼睛立却带着精光。

但这精光并不像是算计,倒像是对各种事物的好奇?

郑云颖在想自己的判断是不是不太对。

“见过山长。”

郑云天带着父亲和妹妹行礼。

他们三人手上都拿满了东西,郑云天和郑如山还知道放到地上在行礼,郑云颖倒是给忘了,行礼不是放东西也不是。

好在她人小,也没人会在意这点。

山长明智朝他们看了过来。

“你就是明石说的那位十岁就考了童生的吧,如今多大了?”

明石是严县令的字。

郑云天拱手到:“是弟子,今年刚满十三。”

山长没有多说,而是问:“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为何?”

考教,郑云颖是想到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突然。

这句话她知道,是孔子说人之所以判案是为了让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下一句则是“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之本。”,讲的是本末,跟上句也是连着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