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武侠修真>半杯清茶> 第2章 返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返城(1 / 3)

孙耀金一家过着稀松平常的日子,虽然紧张些,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做着本职的工作,一家人都很幸福;父母除了腿有点不舒服还算健康,老二还是不安分,听说有去南方的朋友混的越来越好,有去的想法,被父母制止了;老四学习上一直很稳定,成绩突出,高考放开了,老四跟舍友几个人约好,一起考军校,一起努力;孙耀金在教育事业上也是突飞猛进,加之政策越来越好,有机会参加统一的培训,经过努力,也是教育行当的佼佼者;马俊梅在学前班干的挺好,只是因为与孙耀金在一起太甜蜜了,两人结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学校知道后,嘱咐她身子要紧,考虑自身的情况,慢慢的由工作转家庭,马俊梅是个要强的人,但是这事她不敢大意,经过学校和家人的疏导,也慢慢的接受了学校的好意,有了接替她的人,她也慢慢的开始做交接的工作;唯独英子心事重重,这段时间一直收到家里的来信,村委会也一直找知青们谈话,甚至有时候单独找她谈话,知青的宿舍里也一直不安分,有的时候都很晚了,屋里还亮着灯,这种情况没持续多长时间便暴露了出来。

恢复高考了,有的知青有参加高考的,到处找关系找资料,复习,备考;返城的消息也是慢慢的散到了大江南北,这里也一样,所以,很多人也在打问返城的条件,看看自己能不能够得着返城的条件,能不能拿上返城的名额,即使条件达到了,村委会出具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一段时间以来村委会越来越忙;每个人都有想法,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到了夜里,大家都认为有机会赶上第一批返城的列车,于是畅谈理想,有想当工程师的,又想做教师的,还有想继续深造做科学家的,总之都很兴奋;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为当年来村里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的知青都还有好几个,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很长的岁月,有的甚至没报有回城返城的希望,在这里与当地的农村青年谈情说爱,交朋友,时间长了,感情也深了,更有甚者,私下里偷偷的已经成就了男女之欢,现在知道消息了,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肯定都有返城的想法;所以慢慢本来隐藏的一些事情也都浮出了水面,吵架的,打架的,自杀的,哭的稀里哗啦的,几乎每个村都会有个一两个这种情况的,一时间满城风雨,比比皆是。

孙耀金的父母听到返城的消息,又听乡亲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想着反正耀金和老四平时不回来,干脆让英子回家住段时间,还能跟马俊梅做个伴,省的听那些风言风语的;因为英子的事他们一直心里都很清楚,怕她听到些不好的消息,她心思重,会胡思乱想,担心她,于是让老二把她接到了家里;孙耀金因为工作忙,让老四抽空回了趟家,父母也把家里的情况跟老四说了,让他回去后跟孙耀金也说一声;孙耀金工作的同时,对国家政策一直也很关注,也听说了知青返城的消息并从同事那里得到了确认,也一直关心英子的情况,所以老四带回的消息,让孙耀金心里得到一些安慰,但是一直还是不太放心;但是时间没多长,英子的两封来信让她向大家敞开心扉,一封家里的来信,一封来自她心上人的来信,孙耀金父母和马俊梅也没多多的过问,因为他们清楚,英子跟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到了该说的时候会告诉他们的。

到了周六,孙耀金有一个月没回家了,一是担心马俊梅的身体和营养,因为马俊梅是个很节省的人;二是返城的消息扩散的越来越厉害,有的地方可以确认已经有人拿到名额,有的已经陆续返城,担心英子有什么变化;于是一个人回到了家里,刚进院,就遇上刚要出门的英子;“哎,姐,干啥去?我刚回来你要走呀?”“没,咋这时候回来了?放心不下媳妇吧?放心,除了婶子,我也会照顾她的,瞧你那个操心命;学校的事不忙啦?孩子还有几个月才能出生,这么着急抱儿子,哈哈!”两个人寒暄了几句,英子刚想起孙耀金进门问的话,于是说道:“哦,我去趟村委会,马上就回来,赶紧去看你媳妇去吧,队上也没啥事,我去去就回来,等回来了再说。”说完出了家门,孙耀金也没在追问,看英子心情不错,猜想应该是好消息,就推着车进了大院。等洗漱完了,就去屋里对马俊梅嘘寒问暖了一番,没待一会儿,就听到父母和老二回来了,母亲一进门看到自行车还以为是老四回来了,进屋才知道是孙耀金,看了他一眼便准备进厨房。“唉,妈,怎么啦,看到我失望啦?老四下周有考试,他想加班复习,他说在家没法看书,那正好我回来呗!”说着就出来了,“看你说的,你可是老孙家的顶梁柱,你回来妈更高兴,你在那照顾着老四,妈也放心;怕你忙,别耽误工作就行,家里不用担心,俊梅这孩子很节省,她说离生产还几个月呢,活动活动好,总跟着妈干活;咱家进个好媳妇,妈高兴着呢,而且政策越来越好,比起头几年好多了,你跟俊梅说,别太节省!”说完母子俩都笑起来了,正聊呢,老二跳进屋来说:“哥,你回来看到英子姐没?我听说咱村知青返城的名额今天要定下来,好多人都去村委会了。”“哦,我一进家正好碰上,她也去了,原来是这事呀,那咱家晚上也开个生活会哈哈,就差老四,不过没关系,他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孙耀金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