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中医临床用药指南1> 第9章,甲状腺癌,外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甲状腺癌,外科。(1 / 1)

甲状腺癌系指发生于,甲状腺腺体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5%以上。本病好发于女性,年龄在7~20岁和40~45岁之间各出现高峰,与服用同位素、低碘饮食、致甲状腺肿物质或放射线照射、甲状腺部分切除等多种因素有关。

1,本病患者多有甲状腺肿大病史,短期内迅速增长或近期无意发现颈间肿块,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推之活动度差或推之不移动,一般为孤立性肿块。

2,吞咽活动时,肿块活动受限或牵拉皮肤,或见局部皮肤青筋显露。

3,进行性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呼吸困难。

4,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淋巴结不缩小。

5,髓样癌可伴长期无脓血便的腹泻,或伴面部潮红,或多发性黏膜神经瘤、嗜铬细胞瘤等,或其他内分泌腺的增生,往往呈家族性。

6,局部转移常在颈部,远处转移多见于扁骨和肺。有的病人,甲状腺肿块不明显,而以颈、肺、骨骼的转移癌为突出症状。

本病可分为4种类型:

1,乳头状腺癌,多见于年轻女性,生长缓慢,属低度恶性。

2,滤泡状腺癌,多见于中年人,发展迅速,属中度恶性,多经血转移至肺、骨。

3,未分化癌,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发展迅速,早期可发生全身转移,属高度恶性。

4,髓样癌,少见,中度恶性,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且可血行转移至肺。

辅助检查:

1,甲状腺扫描,131碘扫描为冷结节。

2,颈、胸部X线片,颈部正侧位平片,可观察气管有无移位和受压。胸部摄片晚期可见肺转移。

3,B型超声,如有实性肿块,约1/4为癌,苦如为囊性则基本可排除癌肿。

4,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正确率为80%。

5,CT检查,可检查囊实性状及瘤体生长情况。

。。。。。

方1

药物组成,夏枯草15克,山豆根15克,生牡蛎15克,黄药子15克,白药子15克,橘核12克,王不留行12克,天葵子12克,甲珠9克,苏梗9克,射干9克,马勃9克,昆布30克。

适应证,甲状腺癌。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用。

。。。。。

方2

药物组成,海藻12克,昆布12克,牡蛎30克,夏枯草30克,土贝母10克,黄药子10克,半枝莲30克,清半夏15 克,陈皮10克,料姜石60克。

适应证,甲状腺癌中期热毒痰结,颈前肿块坚硬,颈部觉胀,烦热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用法,诸药用水浸泡半小时。

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 次服,每日1剂。

。。。。。

方3

药物组成,海藻15克,海带15克,猫爪草15克,昆布15克,川贝母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半夏12克,青皮12克,夏枯草20克。

*肿块有结节,加三棱、莪术、山甲片、丹参;

*声嘶咽痛,加射干、牛蒡子、桔梗。

适应证,甲状腺癌初中期,证属痰凝毒聚,颈前肿块,质硬不移,口干而苦,声音嘶哑。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

将两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

方4

药物组成,夏枯草15克,生牡蛎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橘核15克,赤芍9克,甲珠9克,泽兰9克,桃仁12 克,红花12克,留行子12克,薏苡仁30克。

*胸闷不舒,加香附、郁金、木香;

*结块难消,加黄药子、白英、白花蛇舌草;

*纳呆,加菜菔子、山楂、鸡内金。

适应证,痰结血瘀之甲状腺癌初中期。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

方5

药物组成,龙鳞草30克,夏枯草3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山慈姑115克,射干10克,制半夏9克,桔梗6克,升麻4.5克。

*结块有结节,加黄药子、莪术、露蜂房、山甲片、丹参;

*胸闷不舒,加郁金、香附;

*郁久化火,加丹皮、玄参、赤芍。

适应证,甲状腺癌中晚期证属痰结血瘀者。

用法,上药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

煎煮2次,两煎药液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