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女生耽美>銘陽居士詩集> 文言篇(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文言篇(二)(2 / 2)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子安終於明白了九尾之狐的真正意圖。原來,九尾之狐並不是要控制人心,而是要幫助人們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智慧。

子安感慨萬分,對九尾之狐說:“狐君,汝之恩情,子安今生難報。”狐笑不語,轉身隐在林中。

(本文终)

白话续

自此以後,子安將所學到的智慧傳授給後代,使他們受益匪淺。而九尾之狐的故事也流傳千古,成為後世人們的傳說和借鑒。

終有一天,當人們真正理解九尾之狐的意圖時,他們會發現,這世上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只有用心去體會、去感悟,才能真正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应龙赋

古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此之谓物化。予方欲以文言绎应龙之事,盖取诸庄生之意,幻化于虚实之际,探微于神龙之谜。夫应龙,神灵之物也,其出没无定,变化莫测,故难状其真姿,惟以意绘形。

初,天地未分,浑沌如鸡子,阴阳和合,气形始生。应龙潜藏于无形之中,待时而动。其体矫若惊蛇,翩若游龙,云从龙,风从虎,应龙之所至,雷霆万钧,风云变色。观其腾跃于九霄之上,舒卷于四海之间,鳞甲闪烁,映日辉光,乍明乍暗,如电穿云破空,令人瞠乎其后,神往而悚然。

应龙之出世也,或曰天池涌波,或曰深渊裂岸,其声如洪钟大吕,回旋于山谷间,震荡于乾坤内。众生仰首,只见其首昂霄汉,尾扫云海,莫能究其始终;翼若垂天之云,掩映日月星辰,莫能辨其远近。于是群山响应,百川汇聚,皆因应龙之威仪而生敬仰之情。

且夫应龙之德,非徒以威猛称著于世。其性善变,能致雨露,滋育万物。春雷一声,蛰虫启户;夏云聚敛,膏雨沛降;秋風萧瑟,白露为霜;冬雪纷飞,寒光闪闪。应龙行乎四时,调和阴阳,使得天地之间,生机勃勃。

然而,应龙之道,幽深莫测。忽隐忽现,或升九天,或潜黄泉。世人求之不得,望之难见。唯在风雨交加之时,雷霆劈空之际,方可窥见一二。有识之士,或能听其音律之声,揣摩其道;或能观其影迹之行,悟解其理。然此等高人,亦寥寥可数。

夫应龙之所以难知,乃因其非凡之能。彼能乘风云而上穹苍,又能潜伏水府之中,逍遥于三界之外。其于宇宙间游走自如,不受俗世羁绊,不染红尘是非。故众生但知其名,而难见其形;但闻其声,而难觅其踪。

又闻夫应龙之智,独步天下。能察微知著,洞悉事理。在天地间布下玄机,令智者钻研不透;在时空中留下谜题,使哲人沉思不解。是以其传说流传千古,愈显玄妙。

然应龙之道,虽高远神秘,亦非全无端倪可寻。观天象之异变,听风水之旋响,皆可得一线启示。如遇山川之灵气凝聚,或有缘人心灵之感召,应龙或将现身,以示警兆或赐福瑞。

噫!应龙之于世,如梦境之于人生。似实而虚,似虚而实。吾辈纵有千般探求之心,亦未必能穷其极。然于无尽追寻中,亦可领略天地之奥妙,品味生命之精彩。

终篇之际,愿以此文献于同好,共赏应龙之神奇。虽然言不尽意,意不达物,然文字之舟,已足以载我遨游于庄生之境,与应龙共舞于无垠之宇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