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1章 下水(1 / 2)

但是,平倭寇是很大的功劳吗?

不是的。

至少现在不是——楚湘让徐承志不接受倭寇的有条件投降,让倭寇爱投不投,不投直接炮火洗地,然后倭寇就直接怂了,轻描淡写,举重若轻,这能叫哪门子的大功呢?

人是一个很肤浅的动物,有些时候吧……需要一些表演。

比如楚湘在黄河泛滥的时候站在河堤上,誓与大堤共存亡,徐鸣直接跳下水稳住桩子让人敲,甚至直接调了军队过来维护百姓平安,到现在都是再典型不过的正面宣传案例。

徐影当时也很上道,楚湘干完了这一票之后就直接把给楚湘封王的事情提上日程了,虽然当时有很大的阻力,但是功劳太大,本来就谁也没办法埋没。

之后,楚湘也不是没有功劳——至少在所有人都对天花有疑虑的时候,她能做第一个小白鼠在接了牛痘之后走进贡院去照顾百姓,当时是很刷了一波存在感的。

可这个存在感究竟只在长安百姓的范围之内,为此给她加封地加俸禄都容易,但要为此废太子,就多少有点离谱了。

倭寇的事情,只影响东南沿海一地,对偌大帝国来说,只能算疥癣之疾,其实按道理说,功劳也不太够。

但是开疆拓土是没有争议的。

问题就是东南沿海上无人的小岛虽然随便占,但倭寇都没看上的小岛占了又有什么意思,但凡是个好点的地方,都有倭寇占了,在这个情况下,能让倭寇被传檄而定,不费朝廷一兵一卒,这个功劳就有点意思了。

“其实陛下很清楚倭寇为什么会降,臣得陛下教诲,也多少明白一些。”蔡朝云沉声道,“但是陛下,有人不明白。”

那个大糊涂还觉得自己可厉害了,贼兮兮地给你上奏,建议由朝廷对所有倭寇发公告,整什么朝廷给你们从良的机会,你们现在从海岛上下来交出兵器,就能继续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你觉得人家倭寇傻啊!

这还用朝廷发公告?别说本身就是中原百姓下海为匪,就是东瀛自己的百姓除了比中原矮点儿他们也没什么特别的啊,只要留中原的发式,穿中原的衣服,再学了中原的话,人家想上岸……有难度吗?

不说自己是在海上谋生活的就得了呗,哪个王朝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在混乱的年月里躲入深山老林,眼看着天下太平了就决定出来过日子的普通百姓?就是王朝中期的时候,有些村里终于听到了外头消息的百姓出来登记户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人家说自己在山里开荒过日子,怎么的官府还能闻到他们身上有海鱼的腥味呀?那山靠海不行吗!

“陛下。”蔡朝云沉声道,“照臣说,上书之人,既不聪明,又太聪明了。”

不聪明的理由已经说过了,太聪明嘛……整个朝廷都知道是吴王在主管倭寇的事情并且一直管的挺好,虽然朝廷上讨论怎么处置倭寇算不得什么错,但是着急忙慌地让徐影直接出政策而不是楚湘建议了徐影再这么干,论政治含义就是不希望楚湘再立功了。

楚湘已经有太多功劳了。

为先帝愿意出塞和亲是孝,为国家东奔西走是忠,相比起来太子是开拓了海外的航道,但他不是打过去的呀!但凡他是去为国开疆了呢!

去了,却是做的和平的使者,把海图画出来了是很厉害,但这个厉害只是方便大家搞海上贸易,固然于国家税收有益,却又比不上盐铁官营。

再这么下去,吴王眼看着又是一位功高盖主的秦王李世民,要是徐影和李渊那样偏心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还勉强可以一争,但要是李渊偏心李世民,李建成拿头打啊!

“这对陛下的圣明来说,不能说没有坏处。”蔡朝云为了出这个彩,属于是能料到的都料到了,“到底值不值得,还请陛下斟酌。”

说完,一个头磕下去。

徐影有些感慨。

蔡朝云其实是个身体挺强健的姑娘,一看就是家里养得挺好的样子,就是入宫之后非但没有变胖,甚至还清瘦了许多,可见这个活儿对她来说确实压力会非常大。

毕竟不是死过一回的苏婉昭,也不是人生已经到了低谷最坏不过是去浣衣局洗衣服的余梦远,她有家人也有牵绊,更明显地盼望着将来,所谓无欲则刚,有欲望就得一天琢磨着徐影的喜好,争取成为徐影这里最可爱的人,还要去讨好将来的君王以避免被卸磨杀驴,实在太累了。

心里便多了些柔软,亲自下了座去扶起了小姑娘,轻声道:“你有心了。”

蔡朝云提今日的建议,确实是冒了莫大的风险,听得徐影这四个字,简直出了一身冷汗:“多谢陛下。”

小姑娘能有这个建议就怪不容易了,这分钟再和她商量,她还能不能正常说话都难讲,何况这个事情确实不是她能参与的,徐影微一沉吟,便道:“请文渊侯入宫吧。”

蔡朝云也不意外,她能做的就是提个建议让徐影记住有这么个小机灵鬼儿,剩下的,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