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0章 情窦初开(1 / 2)

但小姑娘肯定不会对外人说严家的不是呀:“没有没有。”

还续了一句解释:“舅舅舅母很疼我,外祖母也把我当亲孙女,表哥都很关心我,其实没有什么不好……”

只是我没有爹娘而已。

可没有爹娘又不是舅舅舅母的错,是我的问题。

楚瑜心疼极了,充满了现在就把姑娘揽在怀里安慰的冲动。

但少年人的情窦初开,终究是羞涩地发乎情止乎礼,落成轻轻一声叹息:“其实,你要喜欢这些,倒是有个去处很适合你。”

“哪里?”姑娘问。

楚瑜笑:“陛下办的皇家书院呀,那里有的是各种怪人——山长自己就疯疯癫癫的非说可以弄出一种不用人划船,靠烧煤就能动地船,还有人种了好几年豌豆,一收成就魔魔怔怔地数有几粒是圆的有几粒是扁的,几粒是黄的几粒是绿的,还有人不信大夫阴阳五行君臣佐辅的那一套,非说之前京中闹虏疮的时候那牛痘可是对什么人都有用,这个时候怎么就不讲君臣佐辅了,一个牛痘百样人都能种……”

姑娘别的没听进去,先笑了一声:“好哇,你骂我也是个怪人?”

“你很怪。”楚瑜却仿佛一个女朋友生气了自己还一点没意识到的直男,正正经经的说,“但我和你怪到一处去了,所以我觉得你很好。”

这样一句话,竟让小姑娘几乎是“腾”的一下,红霞上脸。

是呀,怪到一处去了,我也觉得你很好——世上哪有人愿意听我这些淘米水绿矾水的胡话呀,就连我爹娘都只是“孩子爱玩就让她玩”,表哥也是因为喜欢胭脂而我很懂花所以和我一起玩,你还是第一个能和我探讨这些的。

但,正如楚瑜能刹住车没当场把姑娘揽入怀中,姑娘心里也清楚自己离皇家书院有多远:“但你说的书院,我估计是去不了了。”

“怎么呢?”楚瑜问,“难道你的舅舅舅母会不允?”

姑娘点点头,道:“舅舅是希望我考科举的。”在书院求过学的孩子是不能考科举的,这都成习惯法了。

“你还会写文章啊。”楚瑜笑。

姑娘眉毛都扬了起来:“怎么,不像吗?”

……不像。

楚瑜对姑娘更有兴趣了,论诗书他的功底也不错呀,想了想,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出自何典?”

姑娘觉得你怕不是在逗我玩:“《周易》啊。”这都不会我考个鬼啊!

“倘若这便是科举考题。”楚瑜笑着摆开草稿纸,把笔递了过去,“你看看该写点什么?”

姑娘也是争强好胜之人,见不得别人质疑她的本事,还真拿了楚瑜的笔,低头一想,心中有了计较,便开始笔走龙蛇起来。

楚瑜就在旁边看着,心里的惊喜简直都快溢出了胸腔。

他临时想起来的这一段,前半截是“(神农)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然后才是他刚才念的“日中为市……”

怎么个意思呢?

字面意思就不说了,引申的是百姓是在自己的生产资料充裕之后,才会拿着多余的产品到市场里交换,所谓“各得其所”。

如果对《周易》背得更熟一点的话,这段话再往前上百字左右,是“《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而《周易》论篇目,这一篇是出自《食货志》。

而所谓《洪范》,来自《尚书》,相传是殷商旧臣箕子向周武王讲所谓“天地之大法”。

知道了这个背景,想写文章,其实是不够的——硬凑当然凑得出来,可要是和国家大政方针明显背离,肯定也是要落榜的。

至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什么——以前是重农抑商,现在徐影想给商人松绑。

那么,以前的写法就应该是,在原本重农抑商的封建大背景下,讲清讲透为何《商君书》是光明伟大正确的,同时不去批评曾经鼓励过商业的神农。

而现在的写法则应该是,可以适当地批判向来被奉为圭臬的《商君书》里重农抑商的政策,吹捧一下上古三皇的英明,再高端地拍一拍徐影的马屁,然后还适当提出一些可以让经济更活跃起来的政策。

这对端水技巧,可是极大的考验呀。

但姑娘写的几乎是文不加点,洋洋洒洒,语言固然有这个年纪不可避免的稚嫩,却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横向比较吧,就说尤六娘如果也写同样一篇文章,好估计还是能好一些,但要考虑到,尤六娘跟着楚湘跟了快两年,眼界和能力被楚湘强行拔高过。

面前这个姑娘……

楚瑜不由得想起,楚湘曾经给他提过,当年在推女子科举时,为了说服大臣们,楚湘曾经以无双的名义请京中三品以上官员来赴宴。

那个时候,明面上无双是给了大臣们可以随便聊天不被偷听的空间的,但地盘是无双提供的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