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9章 大和尚(1 / 2)

颜辰毕竟还是一个靠科举考试起来的传统士子。

怎么个意思呢?

就是他即便有些灵活的心思,有经世济民的学问,还有大公无私的心肠,但他的立场始终还是一个“士”而不是“佞”。

他在信里表露出来的政治态度就很明确地不愿意把楼船这么暴利的生意定位做皇室的私产——这是君王和臣子天然对立的属性导致的。

好在,徐影不是那么苛责的君主,也并没有认为“天下”是“家”,并且女帝再豪奢,也比拥有三宫六院的男人要简朴许多,既不需要为自己的大小老婆赚脂粉钱,就少了许多敛财的心思。

而状元郎提出来的这个方案,也飞快得到了大臣们的普遍支持,这甚至和是女帝还是男子当政无关,只是作为一个臣子守护一个国家,不让天下成为帝王私产的基本功。

而既然造船厂成了户部的产业,四舍五入就是官员们无论谁,只要有正当用途,往户部打报告都有可能支取到这笔钱,那大家以“如果这是我的产业”来审视这个造船厂……全程受伤的,不过是荆州知州罢了。

——你赚这一笔是政绩好看了,是升官发财了,所以直接干死这个可以做摇钱树的产业是吧?

名声顿时就臭大街了!

自绝于仕林了属于是!

荆州知州也不知是羞还是气,反正总之是对外放话既如此的话,他可不敢再管江夏县的事了。

状元郎对此连眼皮子都没掀起来一下。

#你就看看我怕不怕吧

呵→_→

也就是这么个不长不短的插曲,让朝堂上的大小官员也感受到了这位状元郎的明月珠晖——有才者常有,能得君王宠幸的有才者也不少,但在有才、得君王宠幸的同时,还能立足好“士”的本分,以公心去处理整个造船厂,挤兑上司能挤兑得天下皆知且谁都说不出话来,这可是不世出的人才。

不世出的人才还没有婚配。

京中,不知多少贵女芳心暗动。

那就是旁的话了。

于颜辰而言,轻描淡写地收拾过了荆州知州,因造船厂虽然整个朝廷都同意效仿盐铁官营,但一时半会儿还没办法和盐铁司一样配齐各类班子(暂时也不值得),所以造船厂目前还归他管,他也因此升了官。

——户部和御史台合作出了个巡盐御史,专管盐道上下诸事,如今造船厂也有了个巡船御史,正七品,专管造船诸事,御史嘛,配套得有直奏君王之权。

如此,颜辰管起造船厂来,就愈加得心应手,为了造船厂的长远发展,他甚至修改了和达官贵人们签的契约——普通的契约,无非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给多少多少钱我给你造出什么什么样的货色,写得明明白白,回头照章执行便是。

但现在既然出现了造船厂产能跟不上,有些客户还得要等好几年的情况,并且保不齐老师傅们的到来和总干不完的造船订单会给大魏的造船业带来发展,可能几年之后船只都能更新换代了。

那么,契约就在颜大人的要求之下,写成了意向性协议,并不对船只具体的规格和使用的技术做出详细的要求,只说等到排到你时再聊你到底要个什么样的船只,可以装配最新的技术,这样能避免客户等个好几年拿到的还是个落后版本。

客户们大多自觉财大气粗,觉得若是价高者得那自己肯定会占优势,所以还对状元郎绝对不走价高者得那一套颇有微词,可是当这个签约方式提了出来,便再也说不出他的半点不是。

京中达官贵人们关于弄只船出海的风潮,就这么被江夏吃掉了所有的红利,而在江夏掌舵人冷静又克制的操盘之下,这时并不算起眼的造船厂,将来必能给帝国带来恐怖的暴利。

那是后话了,至少在现在,造船司在朝廷上,除了徐影和大臣们商量过造船厂应该是个什么定位,加之达官贵人的夫人们都对弄条船很感兴趣所以暂时占了一段时间的热度之外,它在如今风云变幻的长安城,还算不得什么轰动的大事。

更大的事是,已经许多年没有人往中原朝贡的吐蕃高原,来了使臣。

虽然这个使臣的性质……那是个和尚。

这其实让礼部官员们挺抓瞎的。

但又没办法苛责。

吐蕃正乱着呢,大小领主林立,寺庙之间各有势力范围,彼此之间常有攻伐和斗法,既没有松赞干布那个程度的雄主,那下来一个大和尚当使节难道不合理吗?

没办法苛责,礼部那边只抓了半天瞎,琢磨着……既然吐蕃目前不统一,既然下来的这个也很难说是有授权的使节,那要不就礼部的人接待接待问问他们想干嘛就算了,不必惊动陛下。

这个时候,得感谢刚好回家休沐的米小姐。

她在饭桌上听自己老爹竟然是如此打算的,大惊失色,赶紧劝老爹,再小的国家那也是独立的,天朝上国的气度就该是对所有国家平等对待,从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