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5章 常数(1 / 2)

徐影觉得祝青萝有毛病。

楚湘也觉得。

就是……并不能不用人力,它自己就能行走的车被叫自行车,看不出哪里有火的玩意儿被叫做火车,你这取名水平什么玩意儿。

看到了那母女俩如出一辙的嫌弃,祝青萝脸上微微有点发烧。

但她觉得这个玩意儿就是得叫火车!我虽然已经很蝴蝶了,但是把我山寨出来的东西叫它那个我熟悉的名字是我最后的坚持!

所以她也就顶着一个皇帝一个王爷的压力,又去零件堆里找了一会儿,再掏出了几个玩具小车车出来。

说起来,祝青萝几乎是内燃机初见成效之后就琢磨着要搞火车了。

首先是因为这个路况垃圾得不行时代根本没办法搞汽车:)

其次是因为长江也好黄河也好都不太适合搞依靠现有这台丐版蒸汽机的船运,因为顺流而下的船根本不需要动力,逆流而上的船蒸汽机能提供的那点动力也不够用。

而刨除车船这两个眼看着可以但惜败于路况和船运的因素,蒸汽机还能拖动啥呢?

只能是在光滑的铁轨上能拉得动火车了嘛!

这些心路历程,徐影和楚湘自然无处得知,她俩就只能看着祝青萝倒腾——祝青萝第一个掏出来的车后头带了挂钩但前面没有,后面掏出来的小车前后都有挂钩的,然后祝青萝就再第一辆车后面的挂钩上挂了一辆车,在新挂上去的车后头的挂钩上又挂了一辆车,再挂了一辆车,再再……一路挂了五辆车,方才罢休。

徐影眼镜尖,在祝青萝一辆一辆把车通过挂钩挂好的时候,能看到每一辆“车”的下头都有小小的车轮,似乎是金属制,但不是常见马车那种一个平平整整的圆,而是两边凸出来,中间凹下去的车轮,铁制的。

这让见惯了普通车的徐影觉得有些奇怪,但当祝青萝把车拼好,又一辆一辆地摆弄着车,保证凹进去的槽刚刚好卡在平放着的“楼梯”上之后,徐影有点悟了。

祝青萝其实一直在看着徐影,看到徐影那有些明白的样子,便笑道:“之所以此物叫火车,是准备把火烧在这里。”她点了点火车头。

之后,祝青萝都自嘲了一声道:“陛下与殿下今日已经见过了那不用人力划动,自己能走的小船,能忍住没笑,还是挺给我面子的。”

徐影&楚湘:“……”

当时没想笑,现在你再提,憋笑憋的就有点难受了。

祝青萝也就是抖机灵,见两人都笑了,才道:“蒸汽机确实还不成熟,比不得马车的畜力,也比不得船夫在船上划桨,纤夫在岸上拉纤,我思前想后,以现在的蒸汽机能提供的力量,要么就小型化,用来做纺纱、织布这些不太需要力量,但本身循环往复的活儿,如果要用来运货,就只能往两个方向使劲:一方面是把蒸汽机做得大一些,烧的火和出来的蒸汽都能旺一些,这样就能提高更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呢,就尽量让运货时需要的力量小一些。”

徐影听懂了,指着那连成一串的车:“你认为这样需要的力量会小一些吗?”

会。

用科学的解释就是普通轮胎和路面之间怎么样都会有空隙,为了保证汽车的抓地力,修路不能修光滑,轮胎也不能做光滑。

但火车就没这个问题了,火车轮子的凹槽保证了这东西根本不需要什么抓地力,本身失控也失不到哪里去,而铁轨就可以做到光滑,铁制的轮子也可以光滑,光滑的两面产生的摩擦力就很小了。

但试图和一个封建君主讲明白摩擦力的基本原理……祝青萝选择不费那劲,讲现象就完了。

她转身去工作台的零件柜里寻找,很快拿摸了个弹簧测力计回来:“陛下,这是个用来测力量大小的东西,中间的那根弯曲的铁丝我将它称为弹簧,使用的力量越大,弹簧就会被拉得越长,一旦松手,弹簧就会恢复原状。”

她还当着徐影的面实验了一下,随后才把弹簧测力计交给徐影:“陛下自己试试?”

徐影拿着那个测力计,有些新奇。

中原的大多数书籍和记录对数字其实不会特别敏感,三千尺,九千丈,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大多数时候张口就来,对长度和数量那是比较直观的东西,让普通人还能有些概念,对力量就只能大概分一下“大”和“小”了,算起来,这还是徐影第一次见到可以测力的机器。

所以徐影都玩了一会儿,感受了科学的神奇,完了还问祝青萝:“先生既然连机器都做出来了,论长度有尺寸,论重量有斤两,却不知道力量要怎么算法?”

祝青萝其实愣了一下的。

中原的历史都拐弯了,也不知道牛顿还会不会正常出生,但爱出生不出生,反正现在中原……甚至是全地球都还没有一个力量计量单位。

祝青萝一时间都有了点把牛顿篡改了,从此表示力量的单位用“一祝”的冲动。

……忍了忍了,要脸要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