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所谓分封(1 / 2)

这个礼无双还是受得起的,他也不闪不避地受了。

之后,才问徐影:“周到最后可是七国争霸,国祚归秦,陛下觉得值么?”

“只要是肉烂在锅里。”徐影沉声道,“无论归哪一支,都很值。”

看徐影说这话坚定,沉重,不似作伪。

无双终于笑了。

笑得特别好看。

他还感慨了一声:“陛下此等心胸,胜过许多须眉丈夫。”

“也没有。”徐影还是知道害羞的,“不过是因为朕是女人,朕将来的三五代皇帝,也会是女人罢了。”

无双挑眉,却没有再说什么,既然理解了徐影的意图,便拱手告辞了。

那现在问题来了,这俩人打什么哑谜呢,怎么就学周不学秦汉唐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你不学你搞复古?

嗯……就是说,先不先进也看时代的。

一句话概括的话,在上古周天子那会儿对宗室的操作是,封王,但严格来说并不算裂土。

这得从周时的生产力水平说起——其实夏商周一路下来,夏王商王周王在名义上固然是天下共主,却不是如今政令可以传到任何一个小县城的皇帝,真正被夏王商王周王控制的,只有王畿附近的区域而已。

也因此,所谓分封诸国,按当时的实际生产力,画风也和后世大不相同——

后世封王,哪怕是最早的刘邦封王,都是把偌大版图摊开,划拉一块地方说以后这个地盘就是你的了,那块地方无论是地形还是道路甚至连经济发达程度都是已知的,新王带着老婆孩子亲兵奴仆走马上任,到地方不用怎么费力就能得到皇帝之下最高的地位,自然而然就可以开始搜刮民脂民膏过人上人的生活。

西周封王,则是周武王指了个方向,给新的王一些人马,然后:“此地往西两千里之地就是你的封地,带着这些人把你的封地打下来吧,建国之后记得给天子朝贡哦。”

设想,如果那位新王不太懂行,懵逼地问了一句:“可从此往西两千里之地不是我大周的领土啊?”

周武王没准还能回复一句:“对呀,不然呢?”

要是再追问一下:“至少大王指一条如何到达封地的路吧……”

周武王多半的回复也会是:“都说了,从此往西两千里。”

#然后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就完了嘛!

#这都不会要你何用啊!

╮(╯▽╰)╭

再现代一点地讲,几乎可以是:“不会吧不会吧,你不会以为孤会把自己的地盘分封给你吧?”

周王畿一共才多大点地啊!养得活那么多被分封的诸侯么!

至于说,诸侯有没有本事拥有他的封地……

各凭本事呗。

《左传》记载楚灵王曾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史记》记载姜子牙前往封地齐国时的阵仗是:“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这还是后来硬挺着成为了战国七雄的国家,至于说周文王百子,周武王把自己那几十个弟弟分封去了不同的国家,那几十个弟弟的下场……

至少,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奭被周武王封在了燕国,自己没去封地,让长子姬克去的。姬克之后,燕国连续数代国君都和中央失去了联系,直到战国时才重新和中原恢复交往。

猜猜,是燕国不想和中央联系,还是不能呢?

而周天子失联了那么一个诸侯国,是失联了就失联了,自己丝毫不在乎那么一个国家的朝贡,还是周天子自己也没办法寻找到“消失的燕国”所以只能听之任之呢?

那燕国也是硬挺着活到了战国时代的大佬呢。

至于说那些得了周天子的分封,却默默淹在历史长河里的诸侯,是死于诸侯之间的互相攻伐,还是在建国之初就被当地土著噶了……不会有人知道了。

那说回来,徐影如今说的她想效仿周制,何意?

——把小萝卜头们都分封出去!

这个叫琉球王!那个叫扶桑王!还有什么突厥王蒙古王南越王!

喏,现在封号给你们了哟,兵力也意思意思给个一两千,你们可以选择带上你们的母亲、妻子、儿女和愿意跟你们走的亲朋好友去封地了呢。

哦,你说琉球扶桑突厥蒙古南越都不在大魏国境里?

我知道啊!

这不是都给你们兵力了嘛!去揍当地土著抢地盘呀!这总不需要我教你们了吧!

哦,打不下来?

那是我让你打不下来的吗?你不得反思一下为什么别人都可以你不行啊!

就是这么凶残的打算。

但细细算来,甚至还莫名的合理——那世家大族甚至富户人家,庶子分家的时候也是带不走祖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