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章 徐影教子(1 / 2)

小公主听得似懂非懂,犹犹豫豫地道:“便如……汉初群臣皆反对汉高祖废刘盈而立刘如意,但至吕后及汉惠帝亡,那些辅佐汉高祖夺得天下的老臣却不再支持吕家,更不拥立刘盈之子,反而在平定诸吕后,迎汉文为帝?”

“是。”徐影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小公主眉目闪烁了半天,又道:“可是阿娘,汉文帝是难得的千古一帝,这才让此次废立有了个好结果,倘若不是呢?”

徐影只笑,却没有回答这个傻乎乎的问题——

倘若不是,秦便是二世而亡,那汉也步秦的后尘不就好了。

小公主其实对这个问题也有答案,又觉得自己想问阿娘的不是这个问题,思考了半日,方才道:“阿娘,作为君主,该如何让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走向对国家有利的方向?”

徐影还是笑。

——傻孩子,倘若有什么可以总结出来并且一言半语就能教会你的方法,史上还能有那么多亡国的君王?

但……孩子毕竟是亲生的,孩子能思考到这个份上,一点也不给孩子想象或者发挥的空间,直接来上一句没办法也不好。

徐影斟酌了许久,终于是道:“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只代表今日——阿娘可以回答湘儿的是,或许‘公开’会是一个解决方法。”

“公开?”小公主皱起了眉头。

“嗯。”徐影点头,搂着两个孩子开始上课。

从君王的角度,是没有可以绝对信任的人的。

——现有的这帮世家铁定靠不住;军功阶层也有可能背叛;今日徐影扶持的那些寒门子弟入仕之后当官娶妻纳妾,生上七八个孩子娶妻嫁女的整出一堆姻亲,那就是新的靠不住的世家;就连将来皇家娶妻纳妾养面首培养出了个皇族,皇室成员们一旦有了封地或者差使,也会有各自要维护的利益;即便是皇帝的亲儿子,长大了开始夺嫡之后,也必然会各有各的心思;甚至哪怕是自己的特务机构暗卫机构只对皇帝负责,也会天然有扩大自身职权让君主更信任他们的倾向,于是给君主的汇报多偏向于臣子书生百姓皆不可信也是常事。

说白了,他们都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损害国家。

而要让国家尽可能不受损害,就得弄明白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哪个阶层最能代表国家利益。

这个阶层甚至不是帝王,更不可能是皇室——即便是要与国家同生共死的帝王,都有可能为了自身的享受大花国家钱财亦或是盘剥黎民百姓,更不要说皇家了。

“认真算来。”徐影道,“最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的,反而是黎民百姓这个最松散,也最复杂,更是最没有共同利益的团体。”

诚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真要论生活的艰难程度,在平安的年景里从土里刨食养家糊口,总要好过在动乱的年景里卖儿鬻女易子而食。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朝廷做的事,尽量都有一个明确的,可以被验证的流程,对百姓公开。”徐影道。

楚湘都有点举一反三的意思了:“便如礼部关起门来阅卷,最终只张榜公布排名,就容易让百姓怀疑礼部中饱私囊胡乱判卷,但公开考卷却不会——因为进士们知道自己写了什么东西,有没有被人调换一望便知,且答卷人人能看,文章高下如何人人心头都有评判,科举结果便能让大多数人心服;

而吏部关起门来安排进士们的任职,无论本身是细查过了进士们的品行和才能再恰如其分的安排,还是真就是贪污受贿或是私心甚重的随意操控,在百姓眼中,很自然的就会怀疑是吏部的分配并不公平,但让公开排名和考卷连带进士自己选择的任地就好得多——但凡识文断字,谁都能算一算何人该授何官,自也不会引起百姓不满。”

只要百姓不对朝廷不满,事情就好办了。

徐影欣慰地点点头,又道:“还有,其实百姓都不会因此不满的做法,在很多时候都是相对公平的。”

相对公平的做法,往往能激发出卷王们玩命卷的动力。

“常规来说,如果做得到公平的话,只要不是那种片纸不能流落民间的苛刻局面,在考试里,在最顶尖的人才的选拔上,世家子弟是比不过寒门子弟的。”徐影道,“固然,世家有诗书传家,有名师教导,有父祖在朝为官,但这也架不住黎民百姓人多呀。”

人多,生的孩子也多,里面出几个特别优秀的孩子的概率也大,相比起来,世家那少数的人口,即便教育水平普遍较好,可那也只是出中上级的人才,真正的顶尖人物,靠的还是天赋。

关于这一点,生动形象的展示就是无双与神君号称双壁,但无双实际什么水平,神君实际什么水平?

“国家要做的,就是让真正的人才来管理江山。”徐影道,“所以世家若没有人才,就活该没落,农家能出个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读出来的天才,那也合该兴盛,身为君王,要做的就是保证公开,从而有一个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