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1 / 3)

窗外月色溶溶,萧烛未浸在其中,险些使她模糊了时间,榆桑的心底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悲伤。

她道:“晓得了。”

可心里又不是那么想让他如意,便道:“我瞧你总像是在瞧他也无妨吗?”

“那四姑娘,觉得我是他吗?”

她仰头看他,摇了摇头。

萧烛未道:“哪处不一样?”

榆桑的悲伤快要从心里边溢出。能有哪处不一样?哪哪都一样。本就是同一个人!

她想了又想。

非得要说,却还是有一处不一样的,“我同他,可说不了这么多话。”

这般说着,心里又怨起来,可她怨不着人,只能怨起月亮。便也不想听萧烛未再说些什么,作势要关窗。

她道:“这月光晃着我眼睛了。”

只是窗子关到一半,却被萧烛未的胳膊给挡了去。

榆桑不解地看他。

萧烛未开了口,“我……”不知怎的,他又停了下来。

榆桑问:“怎么了?”

“无事。”他道。

有那么一霎那,萧烛未想对郑四姑娘和盘托出,但……这样也好,她看上去要比在安靖侯府的时候开心许多。

榆桑的心脏被揪得生疼,她扶着窗子道:“那我便关窗了。”

“关吧。”萧烛未道。

夜晚的凉气同如水的月光一齐被阻隔在外,萧烛未的身影也从窗上散去。

榆桑躺在床上,自己给自己打气。今日便很好,没什么异样。只是情绪波动还是大了些,对着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散发怨气,也是忒矫情了。她拍拍自己的心脏,下次不许了。

到了第二天,源临寺里便不见了萧烛未。他许是一早下的山,又或是昨天晚上。

榆桑不知道。

她又在源临寺待了两日,等她把鹤山转了大半,就到了要随王漪回郑国府的日子。

这鹤山很是不错,榆桑便想着到了盛夏,也来这里一趟,避暑正合适。

王漪听了这话,哼道:“别人来这里拜佛,你来这儿避暑?像什么样子!”

榆桑冲母亲皱皱鼻子。

待回了国公府,王漪一到栖云院,便差人去打听消息。等嬷嬷回来,告诉她事情还没处置妥当,她又唉声叹气了半天,早知道她就多在源临寺待上几天了。

榆桑却很开心,因为她的五叔郑琅——也就是阿喜的父亲回来了。郑琅是她父亲那一辈的子弟中唯一一个经商的世家公子。

此举甚是惊世骇俗。

虽各大家都有自己的商铺田地,可断没有把务农、经商作为自己的职业的想法。世人也仍认为入朝为官才是正途。

郑琅有自己的商号,整日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榆桑同其他的姑娘们都喜欢听他讲话。那些他遇到的稀奇的人或稀奇的事。每每都能让大家听得眼睛发亮。

而且郑琅每次回府,都会给她们带来一些或罕见或趣味的礼物。这次姑娘们就一人分了一袋子红宝石。个顶个的大。瞧着晶莹剔透的,只摇起来听个响也是愉悦的。

到了晚上,便要“三堂会审”。

这事呢,最直接源头就是姑娘们到了该学着打理家事的年纪,却没能给她们安排妥当。此一处,便是郑金念的疏忽,郑晁便当在晏容安的面,“斥责”了她。

晏容安又如何看不出他父女二人是在做戏,但有这一出总好过没这一出。

剩下的,郑晁做了主,五个姑娘,也连带着郑苍音,一人一间铺子,从他的私库里出,都是早些年明帝赏的,顶好的地段。愿选就选,搁不下面子选的,便抽签,绝不失公允。

中馈之事,眼观耳听,都不如上手来得实在。便一人分去一处别院,按规制配好院中仆从,让她们自己学着去管吧。院子也有现成的可选,倘若都相不中,就拨出去一笔银子自个买去。

“我不死,这个家就还是金念掌,等我死了,你们再想着去争去抢。”

晏容安勉强点了头。

可到了郑国公说让姑娘们都跟着郑大姑母的时候,晏容安又死活不同意了。她道,府里的人她管不上也就算了,怎么现在连从自己肚子里的姑娘都还要别人去管。

郑晁一拍桌子,道:“那你想怎么样?”

晏容安梗着脖子道:“媳妇自是要自己教昭昭。”

事情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本来二房与其他房就有隔阂,郑晁让姑娘们都聚在一起,便是想着,不让这些小辈生分,到他百年之后,彼此之间也都能有个帮衬。谁成想,晏容安脑子动也不动,只拧着她自己的理儿。

郑晁摇头叹气。

恰这时,五叔郑琅分完了礼物,领着几位姑娘来正堂瞧个热闹。

他一听此事,想了个不着调的法子,“既然二嫂想管,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