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武侠修真>叛神者> 第23章 帝都的人都是这么能装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帝都的人都是这么能装吗?(1 / 2)

帝都,中华的首都,3100岁的超大型城市,占地23216.54平方公里,总人口2583.3万。

它的历史在晚上随便一搜就一大把,所以我就不复制粘接了。

有个人——准确的说——有个年轻人跟我说,在帝都可以喝到咖啡的地方有648个。

此刻,这个年轻人就和我坐在一个帝都海淀区高粱桥旁的一个小咖啡馆里。

“海淀区的审美真的很谜。”这个年轻人很潮,穿着一身工装范的T恤和收脚裤。

他做了句补充:“是谜语的谜,不是迷人的迷。”

他指了指远处的小高楼:“那栋帝投资产大厦,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现在都2058年了,没翻新一下,还是70多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的风格。”

他又指到另一处高楼:“华新企业中心,03年的房子,在22年的时候翻新过一次。按理说,22年的咱大中华建筑实力已经很强了,为啥它的风格还那么矮穷矬?”

用“矮穷矬”来形容这里的房子,确实符合他又潮又高又富有的身份。

他拿起桌上属于他的那杯冰美式,狠嗦了一口,吸管中发出空气和液体混淆的声响。

“网上不有个段子吗,”年轻人吹了下额发,继续说道,“说的是海淀虽然是世界上神童密度最高的地方,审美却拖了全中华的后腿,知道为什么吗?”

我摇了摇头。

他自己说出了答案:“因为这里人的一门心思都花在怎样让自家孩子卷过别人家孩子、怎样让自家孩子的成绩排名更靠前上了。”

我轻声“哦”了一句。在学习这件事上,从小在华山长大的我,确实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的童年只有功法和偷懒。

年轻人又狠嗦了一口咖啡:“我家也一样。虽然我们家住在西单,我爸妈却把我丢到了这里,说这里的学习氛围好,然后我就在这里一个人生活了10年。”

他话中的“西单”两字很难不让我想到土豪,因为要在西单买房,身价至少要十位数。

“不是有句俗话,说什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吗?”年轻人苦笑道,“我刚来这里的时候,真的是很不习惯,每个月的生活费才1万,出门要自己走,外卖不让点,宿舍臭烘烘,晚上睡觉还有人打呼噜,现在想起来都是泪。”

他伸了个懒腰,看着碧空如洗的天空:“后来就慢慢适应了,然后我就发现海淀这地儿还挺有意思的,这这条河往西边走,是帝都动物园,凭学生证可以打5折,只要50块就能看到几乎全世界的动物。”

他冲着远处努努嘴:“再往西走,是帝都图书馆,我在里面看了很多大部头的书,特别是历史、地理、神话啥的,《山海经》都快被我翻烂了。”

我知道他单独把《山海经》拎出来强调一遍的意思,说《山海经》的时候,他眼神中的神采很盛。

“再往西,就是有一个大湖的紫竹苑公园,夏天的晚上在那里可以听到成片成片的青蛙叫,还可以看到满世界的萤火虫,这些东西,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不得不承认,这孩子的语言能力很强,确实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年轻人瞅了眼我杯中的咖啡,哈哈笑道:“你的咖啡要凉了,难道你也想喝冷的来证明自己还年轻吗?”

我尴尬地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发现果然凉了,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

他嘴角一歪,指着不远处的河说道:“这条河叫高粱河,那座桥叫高粱桥。这两名字都是念岔了,其实应该叫高亮河和高亮桥,光亮的亮,高亮是个人名,是明朝永乐皇帝时候的一个二十多岁将军的名字。

说是明朝永乐皇帝,就是朱棣,想把都城往北边迁,让刘伯温做修城的监工。要修城,就要先治水,要治水就要和龙公龙婆打交道。刘伯温命令他们让出北京城这块风水宝地。

龙公龙婆是什么人物啊?他们一听就不高兴了,所以想出一条毒计:收了帝都城的水,让人们都渴死。就这样,龙公龙婆一大早儿带着龙子龙女,推着一辆独轮车混进了帝都。龙子喝光了城里所有的甜水,龙女喝光了城里所有的苦水,然后龙子龙女变成两个鱼鳞水篓,被放到车上推出了西直门。

刘伯温知道了急得直跺脚,问哪位愿意去追回水源。这个时候,二十多岁的小将军高亮站了出来,说愿意去追赶孽龙。刘伯温告诉他,只要看到推车就直接把两个鱼篓扎破,但是千万不要马上掉头跑回来,一定不能回头看,到了西直门里就安全了。

高亮出了西直门往玉泉山方向追去,一会儿功夫就看到龙公龙婆坐在地上擦汗,旁边停着一辆独轮车,高亮悄悄绕到龙公龙婆背后,挥枪就刺,刺破了一个水篓。当他还要刺另一个的时候,一个肚子鼓鼓囊囊的小伙子,嗞溜一下钻进了玉泉山海眼里。

龙公看到后生气了:‘坏了我大事还想走?’高亮转身就跑,眼看就到了西直门,他忍不住回头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