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36章 来得真快(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来得真快(4)(2 / 2)

所谓霸业岂不是水月镜花?

于是,吴国抓住鲁国的大使不放,又准备磨刀霍霍向宋。

幸好,伯嚭的专长虽是猎色敛财,关键时刻仍残存理性。他清醒的认识到,吴国国内形势是压倒一切的。这些中小诸侯国向来反复,见风使舵,今日服从不代表未来如此,今日不服,改日也可能屈从。

只有吴国内政稳定,外交军事方能不败。而今太子等一众要员被俘,消息只封得了一时却不能一直保密,一旦局势蔓延,不仅外事一败涂地,恐怕跟越国的谈判也会落入被动。

于是,他劝谏吴王夫差,将鲁国外交大夫子服景伯释放。因为就算将其杀死,吴国也不过落得个欺压弱国的恶名,对吴国的霸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再说宋国,吴国大可以用武力逼迫宋国国君参与会盟。可是,即使吴国大兵压境入侵宋境,把宋兵打败,能长久占据宋地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宋吴虽接壤,宋国还与郑国相邻。郑国是中原核心,晋国也好,楚国也罢,绝不可能坐视吴国强战宋国威胁郑国。再者,陈、蔡已然是楚国的附庸,宋国一旦为吴国占据,仿佛一把剑直指楚国门户,楚国怎会听之任之。

所以,无论如何,对宋用兵不过是逞一时之气,吴兵一撤,恢复原状,仗岂不是白打了?

心腹之疾已然引起腹痛,当务之急是速速归国,把一众大臣贵戚解救出来,其余的事情都能推延,日后再解决。

形势急于火,吴王夫差不得不权衡利弊,放弃眼前小利,速速掉头踏上归途。

伍子胥在天之灵有知,应该深感欣慰,他才离开两年,越国已经付诸行动。未来,吴越冲突只会更频繁。结果如何,既取决于两国的实力,也取决于吴王夫差对越国能力的评定。是痛定思痛把越国当作强大的对手,集中火力消灭,或是继续托大,任其妄为,直接决定吴国的国运盛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