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35章 来得真快(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来得真快(3)(2 / 2)

应外合,前后包夹,吴军纵然插翅也翻不出他们的手心。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傲慢到完全不把越兵放在眼里的吴国士兵被从天而降的越国精锐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散。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领兵的大夫,一个也没落下的尽入越王勾践的俘虏袋。

眼见大势已去,吴国立马遣人赶赴黄池,将吴国败绩快马禀报正在为霸业拍手称庆的吴王夫差。

可以想象吴王夫差的脸色有多么难看——一个他从来没放在眼里的手下败将趁他出差立盟,竟敢对他的国家发动突袭。若是占了几块地,抢走几匹牲口,抢夺若干珍宝财物,也还罢了。可他偏偏赢得格外利落——杀进苏州城,重臣要勋王子王孙全部纳入囊中,怎不令人血气溅脑,七窍生烟?

吴王命斥候把军情说了三遍才勉强相信是真的,是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接着,他环顾四周,突然意识到,他身处异地,还有一件事情急在弦上——就在今天,他还和晋定公为歃血先后发生争执,至今仍难定夺。

虽与楚国为争中原霸主闹了近百年,此时的晋国早已没了雄心壮志,无心也无力再争什么霸主,这些虚名虚号,已是前尘往事。尤其是六卿已经缩减成四卿,各卿族的利益显然比晋国的国家利益来得重要得多。

尽管如此,并不代表晋国可以任人驱使。尤其令晋国国君难以接受的是——向昔日的小弟低头,面子上真的过不去。瘦死骆驼比马大,再怎么的,晋国国力仍在,是不折不扣的中原之王。整个中原曾有好几个带头大哥,若论名实相副,若论称霸时间最久,影响力最深远,除了晋国,不作他国想。

所以,就算不得不接受吴囯已经具备霸主的实力,承认吴国对中原事务的主导权,晋国仍要与之一争高下。在晋国看来,勉强同意吴国与之平起平坐已是极限,若是让吴国执牛耳,自己居下位,万万不行。

为了先后次序,双方互不相让据理力争。

吴国给出的理由是,吴国是太伯之后,周王室都要敬三分,何况晋国?追根溯源,太伯、仲雍、季历三兄弟,周太王中意季历的儿子姬昌,以为其将光大家族,显耀后世。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太伯、仲雍离家出走,去到南蛮恶水穷山之地,创立了“句吴古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