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12章 齐鲁不宁(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齐鲁不宁(4)(2 / 2)

仲之下,鲍氏有大功于齐国却是不争的事实。后世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兴旺富贵。见于史册的有曾孙鲍牵、鲍国,玄孙鲍牧、鲍苏,更有耻居浊世、隐居深山、“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鲍焦隐居于周朝的国都。

鲍焦与晋国的介子推齐名,成为与世无争、遗世独立的隐士代表。“抱木而死”因他成为典故,传颂至今。

战国初期,鲍氏子孙多迁往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秦汉之际,鲍姓已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两汉时,鲍姓逐渐兴旺,名人辈出。

西汉末的鲍宣,东汉大臣,任职司隶校尉。其子鲍永任兖州牧,其孙鲍昱、曾孙鲍德、玄孙鲍昂都名震当世,尤以鲍昱最为显赫。

鲍昱,举孝廉出身,为政一县,踏实勤勉,政绩卓著,受到上官举荐,出任司隶校尉。历仕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三朝,奉公守法,品格端方,颇有政绩。一路任太守、司徒、太尉,可说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鲍氏繁衍于山东、江苏两地,著名南朝诗人鲍照即为杰出代表。

鲍照,南朝宋人,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他的文学创作,涉猎甚广,游山、赠别、咏史、拟古、字谜、联句等方面均有佳作;在艺术风格上,大多胸襟开阔,气魄宏大,多有对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却又不乏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

杜甫对其诗作的评价浓缩为两个字——俊逸,可谓得其精髓。

若有闲情雅致,捧上一本诗作,鲍照的诗当在观看之列。既有清新俊逸,也有富丽堂皇,既有遒劲强健、宏大疏阔的浪漫主义表达,又有对现实的关照反省。读之历程,仿若一场激荡心灵的旅行,一定令你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