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46章 卧薪尝胆(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卧薪尝胆(2)(2 / 2)

国,反复无常,不讲信用,被称为“蛮族”并没有冤枉他们。不只他们,吴国崛起后,从前依附于楚国的舒鸠、舒、舒庸、巢等部落,也在吴、楚之间反复横跳。其中不乏类似郑国在晋、楚之间左右摇摆的不得已,也有蛮族部落生性自由,不受封建礼制约束的天性使然。

部落族群对规则鲜少尊重,输了就投降服软,待你走后又故态复萌,承诺没有任何效力。

“柏举之战”发生后,楚国自顾不暇,又是向秦国求救,又是迁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盟友背叛,吴国抢地盘,楚国都无力干涉。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强健如昔。

蛮氏一直是楚国垂涎的猎物,只要实力允许,定要全数占有。

蛮氏最重要的两个属国分别是霍、梁。

霍,夏朝称霍邑,属豫州。商朝时期,仍属豫州,改称霍国,所辖南至伏牛山,西至嵩县,东到禹州,北至登封一带。西周时,霍国仍为诸侯封邑,地位已提升至京畿之地。春秋时期,霍及其东北的梁,均为京畿之地。

从地图上看,霍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临汝县,梁则在其西三十多里处。

出发之前,楚军定下了奇袭战术。

由左司马眅(音‘攀’)、申公寿余、叶公沈诸梁统军,驻扎负函(今河南省信阳市)。

楚国有许多盟国,除了例行的进贡,打仗时候出钱出兵也是身为小弟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役也不例外。除了自家军队,楚国还召集蔡国故地的平民,命他们到负函与楚军会合。至于方城山外的兵力则征召到缯关(今河南方城县)集结。

何为“蔡国故地”?说起来还得接着上次(三年前)楚军大兵压境逼得蔡昭侯不得不投降,并答应楚国,蔡国将会如其所愿,迁到江、汝之间。

楚军前脚刚走,蔡昭侯立马改变主意,决意要投靠新兴霸主吴国,转而向吴国求助。

对于蔡国的忠心,吴国当然是求之不得。无奈蔡国距离吴国太远,万一楚国再来,远水救不了近火。为了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两方商议决定,将蔡迁往州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