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28章 彻底决裂(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彻底决裂(4)(2 / 2)

者则为人称道,赞誉歌颂。

兵匪一家,不过各为其主。位高权重者清除异己可以粉饰成为民除害,地痞恶人行凶只能归结为祸害元凶。

赵鞅杀赵午是事出有因,无论他是为了扬威或是真的一时莽撞。他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在执行家法,而不是把赵午当作普通的大夫,自己是卿,要教训对方。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蝴蝶效应”的确不是他这只自以为是的花蝴蝶所能料想得到的。

如果可以,赵鞅有特异功能穿越到半年之后,他一定不会杀赵午,这是肯定的。一定有别的方法收服邯郸氏归于赵氏本宗的羽翼,而不是通过搅动整个晋国朝野翻天覆地的方式。

相对而言,智跞事发后的一系列举动的目的性要强得多。如同结群成队的野狗,趁着狮子落单对其发起进攻,结果总是百试不爽,屡屡得手。事实证明,你不必是最强大的那个,只要你善加利用天时地势,照样可以战胜你曾经以为无法撼动的对手。

从成功学的角度审视这件事,智跞所为绝对是励志典范。他一心一意的往上爬,不惜践踏他人的血肉,不惜把刀刃对准世交好友。无情无义,颠倒是非黑白,浑水摸鱼,结党营私。通过卑鄙的手段扩大自己的势力,完成从第四家族到第一家族(至少目前来看)跳跃式的逆袭。

反观赵鞅,在角逐家族地位如此严肃功利的事情上,他却犯了一名政客最不应该犯的错——感情用事。从他不顾董安于的苦劝一定要处罚赵午算起,再到他不肯预先准备,再到此时他跟智跞的据理力争。

他行事刚烈却不阴险,他想遵守规则(不提前准备)却差点断送了家族前途,他相信交情可以替他说服对权势走火入魔的昔日好友。所有这一切,都是如此不合时宜。

翻开《唐诗》《宋词》《元曲》,遍布学而优的才子入仕后怀才不遇的不满愤懑。试问,读书写文章要求具备的素质跟从政治理一方一样吗?绝不!甚至南辕北辙。明明是遨游天空的雄鹰,非得学游泳跟海豚比速度,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吗?

当然,那个年代,只有仕途才能出人头地。才子们的思想被困住,眼里只有一条路,只能横下一条心去挤独木桥。现代人是幸运的,至少多了从商这条道。

可是有些人没得选,正如此时的赵鞅。生来就是这样的性格,生来就是世家卿族的继承者,两样都无法改变。只能寄希望于,经历这场事关赵氏家族生死存亡的灾难后,他能从中汲取教训,努力转变成从容冷静的政治家。

至于是否不择手段,不得而知。毕竟,在这片土壤谋食,要想杀出重围,立于不败,肮脏的手段似乎是成功标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