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35章 一波再起(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一波再起(3)(2 / 2)

—”赵鞅又想了想,“文公流亡归国执政时候的事情了。”

“对又不对。”周舍说道:“事情发生时,文公还在流亡路上,事件的终结则要归功于我国的干涉。”

原来,他们三人谈论的是公元前652年开始的“子带之乱”。

公元前652年,周惠王驾崩,太子郑继位。说起太子郑的继位之旅,并非平平顺顺的接过权力交棒,而是暗含风险,得来不易。

为何如此说?原来,太子郑母亲早逝,周惠王重新娶后,并由将其交由惠后抚养。起初,惠后对太子郑关怀照料备至,很快,她有了身孕,不久,便拥有自己的儿子——王子带。

夫妻本非骨肉亲,爱则亲,不爱则疏,何况太子郑的母亲去世已久,在周惠王的脑海中,面孔已经模糊,遑论情分。

常言道:“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恶者其子释”。一边是失去母亲的无助的太子,一边是耳鬓厮磨温香软玉的王后和可爱逗趣的婴孩,周惠王感情的天平自然是倾向了王子带。

正所谓爱屋及乌,王子带顺理成章的成为爱的受益者——享有天子王后的爱,享用与太子一般的仪仗车服。除了一样,王子带没有——太子的名分。

儿子们年岁增长,周惠王日渐衰老,继承大位之事很快提上日程。王子带的身旁,围绕着母亲的亲戚、与太子不和的朝臣、王子带的贴身侍臣等一干欲借王子带富贵发达的势力。

太子郑也很警惕,对王子带十分顾忌,对他的一举一动时刻保持关注。

周惠王奄奄一息之际,太子郑已经与齐国暗通消息。

此时的齐国,在齐桓公的带领下,四处扬威——灭谭救燕、与中原诸侯频频会盟。齐桓公的称霸仍严格恪守“尊王攘夷”,号令诸侯共尊王室,扶弱济困。

太子郑将自己面临的困境危局告知齐桓公,齐桓公很快做出反应。周惠王咽气之后,齐桓公立马约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地会盟。“洮地会盟”所处之地时属卫国,在周王室的都城成周东面,紧邻郑国。盟会上,众诸侯国共同发誓,维护周王室的稳定,共尊王者。

诸侯会盟,多有亲军跟随,再加齐国在诸侯国的影响力,足以震慑觊觎王位的有心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子带只得暂时收敛锋芒,乖乖接受兄长继位的事实。

公子郑坐上周天子的宝座,后世称为周襄王。

就在同一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最高赏赐,一来是感谢齐桓公对扶立周襄王所立的汗马功劳,二来是对此次会盟给予官方认可。

“葵丘会盟”也因此成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春秋的标志性事件。

另一边厢,宝物既被贼人相中,贪念怎会说断就断?每日见到端坐宝座之人,仿佛时时都在提醒王子带,自己才是正主,被压抑的欲望愈加膨胀,渐渐难以遏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