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武侠修真>青梅抵不过天降?行,我俩都要了> 第232章 迎来最大的一笔广告合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迎来最大的一笔广告合同(1 / 2)

徐时兴有些不依不饶,他让营销部的经理分析过许扬那篇A4的测评视频,尤其是二环十四郎所带来的宣传效果远远超过他们在其他互联网平台投放的广告。

A4车型在春节时,全国销售出两千多台,超过他们预定的一千台的销售目标。

徐时兴把这归功于许扬的推广宣传,他收到4S店的销售员反馈,大部分购买者都是年轻人,并且问能不能跑出二环十四郎的成绩!

许扬看出徐时兴是真的想要汽车家网站的宣传海报,他开出八万元的报价。

徐时兴问:“八万块是多久的?”

许扬:“两个月的轮播推广!”

徐时兴:“我出十万块,你把海马那个广告海报撤下来行不行?以后你们网站属于我们的专属推广渠道,对了,你需不需要融资?我可以给你介绍投资人。”

许扬想到目前汽车家还没有这方面的竞争对手,婉拒了徐时兴的融资意向。

他有他的顾虑,主要是徐时兴要回扣要的有点多。

万一徐时兴促导汽车家获取A轮融资,说不定许扬要送给徐时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回扣。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关系要维持在某个度,不能过界,也不能太过于生疏。

尤其徐时兴任职的公司还是国企,受到的监管比较多。

徐时兴看许扬不为所动,说道:“那就八万块的海报轮播吧,你做个正式项目文件发到我邮箱,我负责给你审批。”

许扬知道徐时兴作为集团分管宣传的副总,对这种几万块的合同审批拥有着很大的权限,根本就不用呈交上级。

现在的一汽奥迪可是庞然大物,很多副总手上的投资项目都是以亿为单位,新建一条生产线都要投资几个亿。

许扬一口答应下来。

妈的,年前要海马那次两万块有点太少了,早知道就应该多要点。

徐时兴又在电话里给许扬透露,新款重磅车型奥迪A6即将在今年三月份推出,集团内部初步预算的营销费是一千万!

一千万的营销费!

这对于当下国内市场环境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巨资,比如电视台,报纸,互联网,各大商场推广等等。

徐时兴:“我这次多帮你争取点市场份额啊,可能是你最大的一笔业务。”

许扬:“谢谢徐哥了。”

你不帮我争取谁帮我争取,因为我还给你回扣呢。

许扬挂断电话后,吩咐郭雨桐做徐时兴的申报项目。

随后他又跟白玉琴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主要是聊电子商务一号店所需要的组织架构。

白玉琴提议首先需要财务部门,法务部门,还有供应链部门和技术部。

那么第一步就很明朗了,就是招兵买马。

这个年代互联网招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完全流行。

人们找工作往往都是在报纸的夹缝处,还有电线杆寻找招聘信息。

白玉琴提议用报纸来刊登广告。

许扬同意了这个建议,现在身边没有完全可用的人才,赵学超和王永清又不懂这些,只能让白玉琴抽空去跑一趟。

白玉琴在草稿纸上列算了招聘的条件和信息。

许扬说道:“最好招聘应届生或者刚毕业没几年的往届生,不要招聘岁数太大的。”

白玉琴手指拿着圆珠笔,好奇的问:“为什么?按理说年龄大点的应该更成熟啊。”

许扬压低声音:“年龄大的不好管,上班的时候容易混日子,也轻易不会被洗脑。”

白玉琴扭头看一眼正在电脑前忙碌的靳明川和郭雨桐。

她恍然大悟,怪不得许扬之前招聘的都是学生,甚至还都是在校生,原来是为了这个啊。

招聘管培生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人,可以花最少的成本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用错人,会起到反作用。

聊完招聘信息,白玉琴跟许扬聊起一号店主要卖什么?怎么卖?

他们没有完整的供应链渠道,上游厂商会同意赊账模式吗?

如果对方不同意赊账,那么他们就要用现金流来拿货。

白玉琴问:“你在不依赖融资的情况下,有那么现金流吗?”

许扬:“没有,所以我们卖3C数码,先从耳机,存储卡,MP3,收音机,充电器这种小品种开始,这样我们不会有很大的压货风险。”

白玉琴明白了。

许扬心里计算着狗东的发展模式,这个时候狗东还是一家主要卖CD光盘盒刻录机的公司,非典对线下门店打击巨大,导致他们积压了一大批货在仓库。

也是这个时期,东哥让员工在网络上发帖子推销光盘,等到三月份,东哥砍掉了线下门店,开始主攻线上。

许扬现在的优势就是熟悉后面每一步互联网的发展脉络,可以少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