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北宋憨婿> 第1026章 大建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6章 大建设(1 / 2)

文章中先是详细的写了国家近年来取得的战争,并且还有经济上的成果,呼吁国内百姓冷静以待,并且将热情发挥在工作中。

同时为了提高百姓的热情,柴简特意开始了讲述了五年战略发展计划,并且保证在五年内将国内的经济和百姓生活给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向百姓保证,接下来的时间还是以发展经济为主,战争为辅助,不可轻易开启战争,但是也不会惧怕战争。

有了柴简的回应,一下子,整个国内的百姓纷纷转变了观念,反而关注起了国内的经济,同时,当在九月的时候,柴简推出了全民扫盲的活动。

使得各地百姓纷纷支持,全国的识字率也在年底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这简直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时间不会因为战争和发展经济而改变,转眼间,宣和六年过去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确实如同柴简去年保证的那般,足足再次翻了三番,而且这还不算罗刹国购买军火的银两。

由于今年国家刚刚改革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的经济彻底开始崛起,无数的西方商人也在这种情况下,不断从西方开始来到了大中华王国。

整个大中华王国的经济就好似做火箭一般,越来越繁荣,甚至连不少西方正在受到迫害的一

些科学家也纷纷逃离了国土,来到了大中华王国。

为了管理这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员,柴简特意吩咐凡是在大中华王国做出贡献达到三年,就可以申请大中华王国的国籍,成为大中华王国的人。

若是连续三年没有任何贡献,大中华王国将会将这些人全部遣返。

有了应对政策,这些外国的科研学者纷纷开始向着管理部门展示自己擅长之处,不少的外籍人员因此加入了学院,有的加入了工厂,可以说凡是能够来大中华王国的外籍人员,都有一技之长。

同时外籍人员的管理法规也在同年出台,规范了所有外来人员的政策,并且将会一步步的实施下去。

在整个宣和六年,可以说是大中华王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无论是从生产上,还是从百姓的生活上,可以说在整个宣和六年里,国内的百姓都开始过上了宛如天堂一般的日子。

首先,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里,都有着大量的工厂成立,相比起国有工厂,集体工厂虽然规模就比较小,但是从管理上,更适合国内的经济发展,发展的速度并不慢,尤其是柴简确立了私有制经济为辅助的地位上,对于国内经济的刺激是一年比一年高。

虽然私人经济并不能发展壮大,

可是却可以通过信息差,和南北差异来挣钱,而关于小型的私人业主,也越来越多,光是宣和六年这一年里,小型私人业主的数量就增加了将近百万。

同时市场上的商品也越来越丰富,不少甚至在后世出现的东西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如自行车、手表、座钟等等。

若非现在电力还不足以支撑全国的话,恐怕,连后世的收音机也会出现,而在今年,柴简也下令宣传部门开始组建各地的广播台。

无数的广播台也如雨后竹笋成立,在成立后,按照柴简所下发的文件进行学习与培训,本来一开始柴简打算将广播台也从宣传部门分离出去,可是后来想想,若是这样做的话,那么宣传部门就彻底成了一个摆设。

所以才停下了,让宣传部门负责起来。

当然,有了收音机,自然就要有电池,早在柴简当初命令麾下成立发电厂的时候,他就让科研人员研究起了电池。

而经过一年的时间研究,电池也被研究了出来,虽然仅仅在他看来极为粗糙,和后世的大号电池差不多,可是在制作上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开发,不说功率上,最起码能够支持收音机使用三天才能够算得上合格。

不过暂时也只能这样。

不知不觉中,时间到了

宣和六年年底,当欧阳明远宣布了今年的税收与规划时,无数人发出了赞叹,就连柴简也不禁有些不敢相信。

因此今年的税收竟然突破了二十亿元的规模,要知道去年才仅仅过了十亿。可是今年就提升了这么多,一下子增加了十亿,要是在一亿之内的翻倍的话,柴简还可以说不错,可是在十亿的基础上还能翻倍,可想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多么的快。

市场有多么的繁荣。

经济上的发展确实让柴简他们高兴至极,这个数据说明了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除了经济上,农业上也开始了发力。

由于张武农在宣和五年成为了副总理,负责农业,为了农业发展,张武农甚至罕见的放下了科研领域,带领麾下,走南闯北,不断的寻找和观察国内土地的状况。

经过半年的观察与考察,他认为农业想要发展就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全部种植粮食,毕竟很多的地方其实并不适合种植粮食,可若是种植水果作物,才是最好的选择。

为此张武农拿出了手里的数据,一项项的说明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