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北宋憨婿> 第946章 到达上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6章 到达上京(1 / 2)

“当然,什么时候都不可避免有贫富差距,可是这个差距在国有制的基础上则并不会那么巨大,可以说国有制这一条则开阔了前所有未的功绩。”

韩企先款款而谈的道。

“至于评分制,则是利用百姓的监督和风评,来衡量一个官员是否能够胜任治理一方,虽然韩某并不觉得评分制完美无缺,可最起码在监督官员这一项上已经算是一种创新了!”

说罢,韩企先叹了口气道。

虽然当下宋江势力能够开历史先河,从而推陈出新,将这两种制度给定下,然而他却知道,往往制度都是好的,可是最终的结果还是看实施此种制度的人。

北宋贪官污吏横行,其实早在宋太祖赵匡胤定下天子与士人共治天下的政策时,就已经为今日埋下了伏笔。

虽然他也是读书人,但是更清楚,在知识垄断的年代,寒门往往没有出头之日。

这也是为何他会不远千里来现在上京寻求机会的原因。

“韩兄一番见解却是让王某打开眼界,但是韩兄不觉得国有制虽然对于国家的发展力利大于弊,但是对于一心经商的之人,并不是一条好的出路吗?虽然我等深知,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可说到底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业!”

“北宋为何年年送大辽岁币,

可依旧国家商业繁茂,经济成就不凡,其中商人的作用也不可抹杀,若是当今选择了国有制,那么其中的商业必然会陷入停顿不前,想要加快国家的发展,则变得不再可能!”

王枢虽然对韩企先的说法很认同,但是他的出身却是不能让他天生站在韩企先的立场上,他很清楚,国有制对于国家确实有很大的好处,但并不代表将国有制定位国策,这对于商业的流通则有很大的不便利性。

听着王枢的反驳,韩企先并不意外,因为他也知道国有制其实也并非没有缺点,可是在他看来,这种缺点相比优点而言,简直不堪一提。

笑了笑道:“王兄,所谓天下大同,则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若想达到这个地步,那么韩某想问王兄,这是经济繁荣能够做到的?还是国有制能够做到?”

王枢并不是一个笨人,而且他本身的理想虽然并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可是却也并不反对百姓得到好处,现在经过韩企先这么一问,一下子他哑口无言起来。

作为出身富户的家庭,他自然知道商人一些的劣根性,为了追求利润,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更清楚,商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不可小嘘。

“韩兄,是,国有制确实发展到巅峰可能做到

那种地步,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国有制,也做不到,商人者,虽然唯利是从,可却依旧有不少商人诚实守信,自然不能一杆子打翻所有商人的行事准则,只要我们能够引导商人向着儒商却实行,其实也并非不能实现!”

王枢不服的道。

“哈哈哈!王兄,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连我等都不敢保证是否能够始终几年如一日为国为民,商人又何能保证呢?”

看着王枢始终不服,韩企先便不再多言,毕竟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本身出身于农民,与王枢的出身大不相同,站的立场不一样,则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如何能够说服商人出身的王枢接受自己的观念。

一时间,两人都开始沉默起来,本来有些和谐的同窗关系,也因为彼此的争论有了一丝的裂痕。

时间不知不觉,几日一晃而过。

几日里,虽然两人依旧在彼此的观点上寸步不让,可是实际上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两人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少爷,上京城到了!”

就在这一天,两人还在辩论的同时,王枢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一个仆人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两人顿时停下了辩论,走下马车,就见到城门口,左右五个身穿绿色劲装,身背长

枪的士兵正在检查着来往的马车。

官道上的马车虽然多,可是士兵检查的并不慢,很快就轮到了他们的马车。

“来自何方?”

士兵手里拿着一木板,上面铺设了一张宣纸,右手握着一根毛笔。

“大人,晚生两人来自于燕京!”

王枢向着士兵道。

“可是来考试的?”

士兵闻言抬头看了两人一眼,面无表情的问道。

“是的!”

韩企先两人点了点头。

“好了进去吧!”

士兵登记完,便挥了挥了手,王枢两人便进了马车,向着城内驶去。

此刻车内,无论是韩企先还是王枢都是一脸的沉默,他们却是被刚才城门士兵的一番操作给震惊了。

要知道,刚才他们可是亲眼看着士兵拿着毛笔在宣纸上书写,虽然书写的内容很简单,但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