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北宋憨婿> 第925章 规划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5章 规划(1 / 2)

曾经柴简利用东南亚的战俘很是修建了不少的交通道路,基本上大中华王国的道路,他可以自豪的说,已经发展到了世界第一。

毕竟以水泥修建道路,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现在经过四五年的修建,全国的道路基本上都已经修建完成。

甚至在一些乡下都已经修建成功,并且初步实现了乡乡通,至于说后世的村村通,柴简却是并未有那个想法。

不是他不想,而是实在是太过费时费力,而且耗费的资源可能更多,不说其中复杂的地形,还有很多的地方住在大山里,这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了。

至于这些修完路的俘虏现在却已经到了东南半岛,正在东南半岛修路,与东南半岛的战俘一起,建设东南半岛的公路。

只要修建完成,到时候,东南半岛的发展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公路毕竟是用水泥修建而成,而且这些水泥也仅仅是柴简从后世得到的一些普通配方搅拌而成,修的路虽然能够用上十几年,可是相比后世的道路而言,这些道路依旧会存在不少的损坏,到时候也是一个麻烦。

反而是现在随着炼钢厂的产量不断攀升,并且很多的钢材的质量的

提高,他觉得是时候将铁路拿出来了!

但是想要修铁路,其中有一个巨大的困难,却是让柴简有些犹豫,那便是火车的问题,说句实话,蒸汽火车,他根本就看不上,可是以现在大中华王国的科技实力,想要实现电力火车,那基本上是一个妄想。

毕竟在后世这种火车还在实验室里,他唯一想到的只能是发动机了,可是现在以现在的科技人员,也仅仅初步制作出了他所提供的几款简陋的发动机,而且还是柴油发动机,这就有些尴尬了。

不过对于此,柴简也知道这种情况根本就催不得,只能忍着等待科技的突破,而现在随着一批的学员毕业,虽然也将学员大部分都分配给了政务院,可是科学院作为他重点的关注地方,他自然也不会放过,将一千名学员分配了进去。

他相信有了这一千人学员的加入,整个科研进度应该有不少的提升。

因此现在哪怕他很想立刻将火车发动机给研究出来,可依旧只能等下去。

在政治上,柴简并未做多大的改变,不是他不想改,而是现在官员的数量不足以支撑他的改革,他只能暂时忍着依旧沿着旧制与新制交替的方式,让官员继续大权独

揽,不过在监督上,柴简却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尤其是下面的监督院的建立,其实不仅仅是在地方上的稳定与治安,还有具有对地方官员监督的问题,这个事情是柴简自己安排的,他不是不信任欧阳明远他们,而是他很清楚,往往一件事情的本意却是从下面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睁眼瞎,他需要让这个机构去帮助他,不断的体察民情,不断的监督官员的作风,让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文化上,柴简已经建立了不少的学院,不过虽然学院建立的不少,却并不混乱,其中在曾经的高丽,他就建立了三十所学院。

其中包括了不少的后世学科,并且将儒家文化和其他各家的文化全部吸收了进去,从而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

光是文科的改革,就让他有种精疲力尽的感觉,理科上柴简更是将后世的一些书,抄袭了出来,为了让学员养成爱国的观念,在理科上,柴简也并未将文科的一些东西放弃。

所以凡是这些学院毕业的学员可以说是在观念和三观上,都必须达到柴简的要求,否则的话,他是不会允许这些学员毕业的。

东南半岛上,他也建立了将近二

十所学院,在台湾岛上,也建立了将近十三所学院,在琼州建立了十五所学院。

加起来,他总共建立了将近九十所学院,可以说每一所学院,柴简走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关注其中学员的情况。

可惜的这么多学院,能够提供的人才却是仅仅才三万,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限制的原因,首先则是当初建立这些学院的时候,第一批学院,其中就是包涵了不少当初正打算科考的读书人,这里面有很多的读书人却是根本就通不过最起码的学院入学标准,也因此,这些学院虽然名声上极大,可是在一些读书人眼里,都是走了歪门邪道之人。

却是被很多当地的读书人排斥,可是对于此柴简却是嗤之以鼻,他可是知道这些人的嘴脸。

他相信等到这批学员毕业之后,这些人不仅会收回当初的排斥,反而还会给他们歌功颂德,果然,随着这批学员进入政务院之后,这些读书人很快都改变了当时的立场,开始以曾经的同窗为荣。

却是也让很多人认清楚了这些人的真面目,就此绝交的也有不少。

明年,则是这些学院关键的一年,首先从这一年从学院毕业的人数将会是现在毕业的三倍之多,

到了后面则会更多。

不过人才的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