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北宋憨婿> 第751章 张武农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1章 张武农(1 / 2)

而中年儒衫之人,正是柴简搜罗天下所找到的擅长农业之人张武农,张武农作为一个在北宋初年的秀才。

由于在家里不事生产,因此家徒四壁,后来虽然一举拿下秀才功名,但秀才在北宋却是一名不入流的读书人,连最起码的入仕资格都没有。

后来几经科举,却是名落孙山,眼见家庭再也无力支持他科考下去,醒悟之后,张武农彻底放下了继续科举的心思,开始寻找出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沈括大人的《梦溪笔谈》之后,突然有了务农的想法,同时为了更好的钻研农业,他自己亲自下地,亲自选种,甚至亲自栽培。

渐渐的一年一年过去,张武农所播种的田地,生产的水稻等农作物,也一年比一年高,可惜的是除了当地的一些农户,基本上没有人在意张武农在农业上所付出的努力。

毕竟在这些人眼里,务农却是一种根本不值得注意的事情,直到柴简当初从别人口中知道了张武农的行为,就知道他找到了一个农业上的科研人才。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柴简便将张武农给请了回来,并且亲自为其选择农田,提供一切的保障,来保证张武农的生活。

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而距离当初也已经是四五年之久,一想到这里,柴简看向张武农的目光不由充满了钦佩。

毕竟培育良种,这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算是几年的时间,

在种植上也不过是仅仅几茬而已。

“武农兄!”

看着张武农带着几个老农在田地里不断的弯腰查看,柴简高声的叫道。

“王上?”

听到声音,张武农几人立刻向着柴简等人望来,当看到柴简的时候,八人即可急匆匆的向着柴简三人走了过来。

来到三人前,虽然八人的脸上都露出激动的神色,可是依旧躬身的的齐道。

“见过王上!”

“好!快起来!”

柴简连忙上前,将八人一个个扶起,脸上带着一丝愧疚的道:“是本王这段时间太过于忙碌,忽视众位了!”

“王上哪里话?我等在这里不知有多快乐,而王上关心的都是国家大事,我等又如何敢惊动王上!”

张武农连忙回应道。

“是啊!王上,这可怪不得王上!”

“王上,国事要紧,可千万耽搁不得,我等的这些小事要是麻烦王上,才是我等的罪过!”

身后几人也连连道,他们可是知道现在主公柴简,已经不是当初的柴简,而是已经成为了一国之主,虽然他们也曾因为柴简并未如以前一般时刻来此,感到失落。

可是他们却是很明白,主上既然已经建国,成为一国之主,自然不会如以前那般悠闲。

“哈哈哈!好,这些话,就不要说了,现在说说,你们的进展如何了?”

看到众人脸上的表情,柴简也及时阻止了相互的客套,不由开口问道。

他可是记得当初在刚

刚张武农接手的时候,五谷的研究也是才刚刚开始,而当时整个北宋种植的水稻则是占城稻。

占城稻是从大越国主要的农业作物,在北宋真宗时期被真宗传遍天下,占城稻相比中原的水稻,有其中几个优点,一是耐寒,二则是成熟时间短,三则是适应性强。

当然粮食亩产量也要比中原水稻高,却是其能够快速的被中原百姓接受的重要原因。

在之前,中原水稻一亩能够达到一石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占城稻却是能够一亩达到二石,甚至精耕之下,还能达到三石、四石。

从这里就能看到中原水稻和占城水稻的差别,而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他也想看看张武农是否有了新的进展。

“王上,这几年我们一直以占城稻为主,并且改良了不少种子,可其中最优秀的依旧是占城稻,不过我们自己的水稻经过我们的不断培育和发展,以及改良之下,亩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从当初的一亩一石,变成了现在的一亩三石,虽然暂时还不能达到占城稻的水准,可是我们相信,只要继续下去,一定可以达到!”

张武农听到王上的询问,并未隐瞒的道。

“不过有一点,就是两者的口味差距,占城稻虽然亩产更高,但是口味却是不如中原水稻!”

说着,几人便脱了鞋,缓缓的向着试验田走去,一边走张武农还指着其中一片金黄色水稻田。

“那

里便是我们改良后的水稻种子!”

对于占城稻和中原水稻,柴简其实并不觉得有什么差别,至于张武农所言的口味问题,在他看来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

看着眼前的水稻田,柴简想不明白为何张武农会研究起了中原水稻。

“武农兄,本王想问一下,这占城水稻既然已经能够亩产三四石,为何还要研究中原水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