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北宋憨婿> 第571章 政策疏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1章 政策疏漏(1 / 2)

“大人,我有疑问。”

一个声音突然在人群中响起,青年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头戴毡帽的老人举着双手。

“老人家,您请说!”

青年笑了笑,客气的道。

“大人客气了!”

老人不习惯的露出一丝恐慌,连忙摆手,硬着头皮硬着众人的目光问道:“大人老汉想问问若是家里已经只剩下两个老人,一个孩子,可是只有一亩土地是不是也能享受大人所说的政策?”

老人说着,脸上不由浮现出一片嫣红,若不是家里实在没有办法,他也不想丢这人,可是眼看着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他若是不能给为孙子攒下一份基业,他怕他们老两口去了之后,孙子无法生存下去。

“老人家,你能说说你家的情况吗?”

青年微微一怔,说实话,他一开始收到这个政令的时候,觉得主公已经将所有百姓有包了进去,可是现在看来,似乎还有疏漏。

既然有疏漏,他自然想要听听老人家的意见。

“大人,赵老汉的情况我们都知道!”

“是啊!大人,要不我们给您说说!”

就在这时,一个个声音从众人的口里说出,让青年心里不由一震,看向四周,心里不由暗道:“看来这个老人家的人缘还不错!”

不过虽然想着,他还是谢绝了众人的意见,将老人迎了进来,低声的询问起了老人的家庭。

随着老人的讲述,青年神色顿时微微一变,他知道,

是他们大意了,疏忽了在战场上牺牲战士的家人。

原来老者名为赵老三,名下有一子,于去年加入军队,可是在稳定高丽局势时,被反抗势力给杀害。

留下了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而母亲也在其子死亡的一年里病故,使得两位老人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不过老人由于是一个本分之人。

并未要求要求政府赔偿,加上当时时局还未稳定,柴简对于麾下战士的死亡的家属也并未统计,所以才造成如此疏忽。

对于此,青年也是不由一阵汗然,说到底,还是他们疏忽导致,所以老人也仅仅守着其中一亩农田过日子。

现在随着孙子逐渐长大,已经上了中学,老人也觉得是时候给孙子留下一份家产,所以才会得知新政策时,硬着头皮开口发问。

听完老人的经历,青年不由笑着看着老人道:“老人家,你家的这种情况,是附和政策的,所以请您放心,田地一定会给您分下去的,尤其是您的儿子是烈属,主公对于烈属也有很大的优待,所以请您等一段时间,我会给您汇报上去的!”

青年细心的劝慰着老人,不过他说的也并没有错,其实关于烈属的问题,主公早就有了指示,只不过由于统计太过困难。

所以导致很多疏漏的地方,而且再加上整个高丽也刚刚稳定了一年的时间,所以名单人员家属,自然也还未上报上去。

不过他相信,要是主公看到了今

天的事情,也一定会同意他的说法,毕竟在他的心里,主公可是一直都在强调着百姓为重的理念。

“是吗?那太好了!”

老人听到青年的话,不由战战巍巍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那就麻烦大人了,老汉就回去了!”

说罢,老人下了高台,快步的向着家的方向而去,目送老人的背影,青年再次望向了人群。

“除了刚才的老人家,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虽然他很想立刻将老人的情报汇报上去,但是他也知道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为百姓解惑。

“没有了!大人!”

看到赵老汉的事情解决而来,一众百姓也纷纷高声的笑道。

“如此,那大家便散去吧!该上工的上工,该回家的回家!”

青年说着,便下了高台,返身向着市政大厅走去。

随着青年的离开,百姓也纷纷离开了广场,一个个兴致高昂的结队离去。

“没想到去年刚刚分了田地,今年还会分田,可惜就是我家里的条件不符合,否则我一定要去那几个省去看看!”

三个中年人联袂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相互议论着刚才的政令,一个个脸上不由露出笑意。

“是啊!还是主公好,像是前几年的高丽王,简直就是不将我们当人,一个个豪门大族吃的是满嘴流油,可是我们不仅要挨冻受饿,还没有自己的田地,只能忍受他们的欺负!”

“怎么不是!到现在我还记得我隔壁的老向叔不

就是因为租子没有交够,便被县城的柴大户给活活打死,那个场景只要我一想起,就觉得今天我们就好像是在天堂!”

“哎!你们说,要是主公早来的话该有多好,那样我娘子就不会被王二麻子给抓走了!”

一个似乎想起了往事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