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北宋憨婿> 第165章 阳谷变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阳谷变化(1 / 2)

阳谷县制定的文化课其实不难,基本就是识字脱盲,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大部分人能读懂公文,理解阳谷县颁发的各种政策。

但即便如此对于农民来说,也很难激起热情,对于他们来说,识字是一样干活,不识字也是一样干活,因此有了空闲,他们宁愿睡大觉。

而在人民军内部要不是因为强制推行,并把升阶和识字多少绑定,估计也没多少学的进去。

不过这对鲁智深和杨志倒不是难事,他们本来就识字,对他们来说难的是金泽亲自授课的党课,一个个陌生的名词听的他们云里雾里,课后还有作业。

杨志这几天已经揪掉了不少头发,而鲁智深连头发都没得揪。

在学习之余,宗泽也带他们参观了阳谷县的各个作坊,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宗泽已经按照柴简的指示在阳谷县县郊建造了大量的流水线工坊,工业的力量在这个世界初见雏形。

在河边在一排水力锻车的运作下,无数刀剑农具以极快的速度被生产出来,此外还有玻璃作坊,酒水作坊。

除了火药火炮作坊,因为保密没让二人参观外,其他的宗泽都让二人看了个遍。

而火药和火炮宗泽也进行了成品

展示,这让鲁智深和杨志目瞪口呆,二人从没想过火药能有这般威力。

等看完这些后,杨志忍不住问道:“以阳谷县之力,配上这些拉出一支万人队绰绰有余,再配上这些新式火药,都能割地为王了,为何宗大人只招这么点兵?”

宗泽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等你们学完了党课,就能明白为什么了,如果没明白,那就说明你党课学的还不到位!”

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党课上面,不过见过这些以后杨志的学习更有动力了,因为见识了阳谷县的实力,杨志便知道,若想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再没有比阳谷县更好的舞台了。

对于鲁智深来说,这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五台山,只是早课换成了党课,讲课的长老变成了宗泽,他依旧打着瞌睡。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人不让他喝酒,并且阳谷县出产的凤凰烧很是对胃,以至于发下来的钱都被他拿去换了酒,吃饭反倒是到处蹭了。

阳谷县的钱也不同别处,用的是纸张,上面印着花花绿绿的图案,鲁智深看不太懂,反正能买酒喝便行。

这种纸币在鲁智深看来也不算新鲜,蜀地也有“交子”。

不过不同于宋

廷在蜀地发行交子只是为了掠取蜀地财富,阳谷县发行的纸币是严格锚定阳谷县的生产总值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并且还严格规定想要获取阳谷县的特产,必须用阳谷县的纸币购买,连柴简到阳谷县进货也是先把金银换成纸币,再通过纸币购买货物。

并且阳谷县县衙还把纸币兑换宋钱、金银的汇率写成告示贴在了县衙以及阳谷县银行门口。

阳谷县银行是柴简提议创办的,因为行长这个职务过于重要,于是也是宗泽兼任

的,宗泽就干脆把后衙改成了银行,基本就是一个地方两块牌子,不过一前一后而已。

宗泽现在每天是忙到脚不沾地,几次写信给柴简,让他派些信得过的人来,柴简总是让他再等等。

不过宗泽也理解柴简,因为他在阳谷县当地开办党课想要自己培养一些理念相同的骨干,也遇到很多困难。

农民就不说了,能教会他们识字就很不容易了,那些厢兵山匪也一样。

连那些重金招来的教书先生,也大多理解不了《矛盾论》和《实践论》。

这些人学问没有多少,一个个脑筋到死的可以,宗泽默默吐槽,怪不得考不上进士举人,只能当个教

书先生呢。

只有一人宗泽还觉得可以,这人叫住闻焕章,也是从外地得知阳谷县这边招募教书先生,前来应聘的。

宗泽教了他几节党课后,发现对方领悟的很快,如今就干脆带在身边当个副手。

“县尊,这是这个月的工坊收支情况,请你过目!”闻焕章来到宗泽的书房,随手交过一叠账本。

宗泽接过账本点点头,随即问道:“那些新收的山匪怎么样?今天有没有闹事?”

“有几人觉得我们让他们消毒清理过于频繁,在澡堂闹事,我让鲁智深和杨志去了一趟,那些人便安分听话了!”闻焕章原原本本的回答道。

宗泽点点头,随即指示道:“今后再有矛盾,不要让鲁智深和杨志去处理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让这些人先重点学习阳谷县制度,不识字就派人前去宣讲,让大部分人民军随行,不服气的直接镇压!”

借鲁智深和杨志的武力和余威来压制这些人,确实是个快捷有效的办法,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期以往这两人在这个团体中的威信不减,就可能在阳谷县形成一个实质性的山头。

宗泽需要做的是尽快把这些人打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