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三国:超级马屁系统>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最大优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最大优势(1 / 2)

因此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要是袁绍得了玉玺,也像袁术一样把称帝之心付诸行动,岂不是正好能把方飞的主要火力吸引过去?

至于袁绍能不能成事……笑话,要是袁绍真称了帝,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到时候方晋就会第一个撕毁盟约。

总之,玉玺不过一死物而已,你有实力,大家承认它,它才是宝物;没实力,最多也就落得袁术一样下场罢了。

方晋沉吟良久,终于点头道:“这玉玺留在我手中也是无用,我更不可能把它交给方飞。所以拿给‘德高望重’的袁绍,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可是……”满宠还是十分不甘心,想要继续劝阻。

“这些事情都是闲棋,不必再多加商议。如今最为重要之事,莫过于与方飞的渤海之战。

“董卓只有二十几,年少有为的时候,难道也能观星之术”满宠一脸疑惑地问道。

董卓现在还很年轻,甚至可以说在比较有名的群雄中是最年轻的一个,就连方飞都比董卓年长好几岁。

郭嘉居然口口声声说,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霸主,马上就要死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私下里闲谈,可以随意揣测;现在众人是在正式场合,商议军国大事,说出来的话都是要负责任的。

“正因为董卓太过年轻,所以行事比方飞还酷烈,完全不计后果。他虽然在西凉扩张迅猛,但也留下了许多隐患。

只等他烈火烹油之势稍逊,这些隐患的后果立刻就会出现。”郭嘉道。

“那怎么就会让董卓送命呢?”曹仁也不解地说道。

“董卓吞并西凉时,为了军饷和赏赐部下,诛杀了许多宗族豪强,抢夺了他们的土地、财富,结下了无数血海深仇。董卓因勇锐而能让部下效死,但也因此傲慢而疏于自保。”

“如今虽然董卓治下有了数百万人,但他却仍是一腔孤勇,甚至还以此为豪。如果有刺客伏击,董卓必定难逃一死。”郭嘉详细地解释道。

“这……刺杀也不一定就会发生,就算发生也未必成功。我们怎可把安危寄托在这样难以预料的事情上?”满宠不禁连连摇头。

他还以为郭嘉掌握了什么神秘学,结果郭嘉不过是从董卓的性格和行为做出的分析预判而已。

“再说袁绍始终在推诿拖延,不肯尽全力。我们在兖州陈留一带,元让也有三万余部曲,又何必再调动高句丽大军前往?

我们如此竭尽全力,岂不是让袁绍得了好处?”曹真也感到有些不理解。

“就这样吧。寿春这边即使董卓不死,率军进攻江北,也不过是一片残破萧瑟之地,就让给他又如何?”

“不管袁绍怎么样,此战我们必须尽力。不然再给方飞一些时间,他只会越来越强盛,我们将再无取胜之机。”方晋拍板做了决定。

众人散开,各自去准备行军事宜。

“为何我们不从距离寿春更近的汝南发起进攻?”曹真向郭嘉请教道。

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没有被采纳,慑于方晋之威,所以不敢再提问,此时议事结束,便希望郭嘉能为自己解惑。

郭嘉看了看曹真,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要是曹纯还在,绝对不会有这么多疑问,只会依令行事。

“汝南有方飞最精锐的周仓部驻守,我们要是去进攻的话,胜算不大,因此有夏侯渊、李典等人在那里拖着他们就行了;

这还是其次,袁绍不管怎么说,也调了袁谭在青州的军队前往陈留。”

“那好歹也是一支两万多人的军队。而且靠近冀州的话,我们人多,还可以要求袁绍多提供一些补给。陈留至渤海一带有河水之便,运送冀州的粮草十分便利。”

郭嘉还是耐心地为曹真进行了解答。

行军打仗涉及之事十分繁杂,绝不是在地图上看看哪里距离更短,划一条线就可以把军队和粮食直接传送过去的。

高句丽和从袁术手中夺下的九江、大汉等地,刚刚渡过战乱和饥荒,哪里有多余的粮食?

方晋要带着大军与袁绍汇合,也有利用他减轻补给压力的想法。

而且袁绍不管多少,也不管精锐与否,也是要出动两万多兵马的。

多了这些力量,自然就有更多的胜算。

只要拿下渤海,截断关中出来的通道,汝南的周仓部,乃至锦州,就会与朝廷失去联系,时间久了自然容易生变,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甚至如果能拿下渤海,曹袁联军大可以暂且不管孤悬在外的周仓,挥军直取关中。

据关中传出的消息,如今的关中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将领和军队。

若是能一鼓作气拿下长安,把皇帝和朝廷掌握在自己手中,岂不是马上就让方飞失去了他“借天子号令万民”的最大优势?

要知道东汉以来,函谷关早已移到了渤海西南不远处,拿下了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