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贞观:我乃最强寒门枭士> 第71章 财富的由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财富的由来(1 / 2)

“你说这么多,最终想表达的意思是,大唐想要真的富起来,就必须发展商业,提高对商人的税收?”

话粗理不粗。

李明轩就是这么个意思,点头道:

“不错,民富而国强,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只是看国库的赋税拥有多少,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只有藏富于百姓,大唐才能真正的强盛。”

“手工业的发展,对于大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是自古以来,都是农为本,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事,怎么可以到了本朝就发生改变。

若是坏了士农工商的基本,这天下岂不是要乱套?”

婉央的话让李明轩有些无奈,这不是婉央一个人的想法,而是这个时代的大众,普遍的想法。

李明轩坐直身子,接着调整脸上的表情,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接着道:

“自汉以来,士农工商的概念被儒家定下来以后,真正的受益者从来都不是皇家,也不是天下百姓。

二是在这个概念下面,皇家认为百姓不需要太多的明智,只需要种地,做好自己的本分。

因此百姓没有了思想,只知道一心种地,这也不是错误。

但是这样的概念实际上荼毒的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使得民族和国家没有了上升进步的空间。

历朝历代,都是文人受到大众的尊崇,文人推动社会的发展,甚至文人觉得皇帝不仁,就可以号召百姓起义从而推翻皇帝的统治!”

李明轩的话使得李承乾陷入了矛盾。

以文治国,这是汉以后,各个朝代都在奉行的。

可听了李明轩别具一格的分析,他甚至有些后怕。

“依你之见,这天下终有一天会变成文人的天下,到时候他们会变成国家的主导者,甚至去从帝王手中分走权力?”

“帝王讲究权衡,对于帝王来说,他的意志就是整个国家的意志。

而文人,尤其是官员,他们信奉儒家思想,以治民,教化万民为追求。

皇帝统治国家需要官员,而官员侍奉皇帝是为了施展胸腹才学。

两者本身就是这样的矛盾,他们需要对方,又制衡对方。”

李明轩尽量说得简单一些,这样几个人听起来也相较于容易。

由于有些话李明轩不能说出来,因为就算是朋友,后世那些先进的思想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说是惊世骇俗,甚至是大逆不道。

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这张嘴最后把自己给弄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叹气的李明轩继续道:

“儒家文化影响着大唐,从人们的生活和习惯上都处处影响着。”

李少康对于李明轩的话不太苟同。

“习得万卷书,卖于帝王家。

堂堂巍巍,壁立万仞者多矣!

孟子所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礼记·儒行》谓儒有:

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

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对于事君,儒家是很有原则的,孔子所谓: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对君主是‘勿欺也,而犯之’。

大臣有时可以独立行权。

综上所述,儒家对于皇权是有益,并非堂弟所说。”

李少康也算是知识渊博,引经据典,张口就来。

李承乾看着争辩的二人,当即也思索起来二人的道理。

身为太子,未来,大唐必将由他而执掌。

父皇说过,汉初的时候,大汉实行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

当时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叫清静无为。

父皇讲解过,他便明白,所谓清静无为,就是国家不太干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让农民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

黄老二字指的是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

清静无为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他们的始祖是远古时期的黄帝和春秋时期的老子。

黄老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

李承乾明白清静无为的思想是与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是一致的。

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秦朝虽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不久就开始了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西汉建立后,最重要的就是修养。

对于西汉,父皇说过,大唐亦是如此。

西汉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国家轻徭薄赋,少干预或不干预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非常适合汉初的社会实际情况。

汉景帝时期,国家对农民的税收实行三十税一,极少征调农民服徭役,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凡事有利也会有弊,随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