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历史军事>大唐帝师:我教李世民成千古一帝> 第036章.心眼贼多的读书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6章.心眼贼多的读书人(1 / 2)

关宁带着刘文安两个人出了关府。

迎面闹市的街头上,聚集了很多人。

这些人似乎有组织有预谋。

听到锣声,就齐刷刷的涌上街头,聚集在一起!

无数人驻足围观。

关宁凑近了看。

这才发现。

聚集的人都穿着儒衫,文质彬彬,胳膊、手里,或拿或夹着书籍、文卷。

书生气盖过了市井生活气息!

读书人!

从他们的气质,关宁一眼就认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饱学儒子。

只是这些人聚集起来干什么?

想要造反!

读书人最早称之为士子,又叫士人。

士人曾经席卷天下。

战国时期,有人用这句话形容读书人的影响力。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这群人一旦聚集起来……要么要干大事,要么不干人事。

刘文安问道:

“少公子,这么多读书人聚集起来,不会想要发生暴动、图谋不轨吧?”

家人们,求求你动动脑子!

“唐国公大军还在城中,这个时候发生暴动,那不是把脑袋伸过去让唐国公砍嘛!”

应该不是反对唐国公的人,那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读书最大的好处,是明理!

这群士子也不例外。

他们见到自己的人差不多到齐,就让出道路中间位置,来到一旁的胡同。

“打探清楚了吗?”有人问道。

有人回答:“打探清楚了,唐国公后日离开晋阳,带领大军猛扑长安而去!”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有人内心亢奋。

关宁凝眉。

听你们说话,心里好像没憋着什么好想法。

不会真要发生暴乱?

关宁继续听着几个人的对话。

“唐国公大军出征,全城的百姓,怕是都会去看热闹、送行。”

“我等读书人,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本来想借着大隋的科举制,考取功名,扬名立万!”

“可现在,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朝廷已经没心思也没精力去举办科举。”

“我等只能自己寻求机会!”

听到这,关宁隐隐有些同情读书人。

苦学多年,却出头无门。

只能四处寻找名扬天下的机会。

读书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利益。

出名也好,出名是变现的资本。

有了名声,就能换取更大的利益!

他们想在唐国公出城之时,弄出点特别的东西,让晋阳乃至天下的百姓记住?

“唐国公出兵,代表天意,顺应民心!”

“我等必要以文墨送行唐国公。”

“到时候晋阳城所有的读书人,都会写诗送别。”

“这场出征,其实也是一场论诗会,更是我们出人头地唯一的机会。”

果然!

关宁没猜错。

晋阳的读书人。

想要借助唐国公轰轰烈烈的起兵扶摇直上,攀登云霄。

可这个时间点,明显不妥。

这群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

“大军既然出征,就会分秒必争,战场上,往往一秒就能决定胜负。”

“我们吟诗送行,寥寥几首还可以。”

“这么多读书人,上百首诗,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

“是啊,唐国公会不会发怒?”

众人陷入沉思。

很快,有人打破沉默。

“自然是会发怒的,可是,我想唐国公应该也不会责罚我们。”

读书人开始揣度李渊的心思。

大军出征,最忌讳的就是见血。

所以李渊无论如何都不会杀人,大概率选择忍气吞声。

只是这样,会影响士气。

但。

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只要能让自己扬名,唐国公能不能取胜,他们根本不在乎。

“说的对!说的对呀!”

众人都赞同。

更何况唐国公治理晋阳,以慈爱闻名。

他们都是唐国公治下的百姓,李渊是不会下杀手的。

“诸位,时间耽误不得。”

“咱们这就回去,好好打磨诗词,一定要在出征当日拿出像样的作品。”

“成败在此一举!”

分别之际,众人互相弯腰作揖,行礼告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