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太平的一年(1 / 4)

冬月二十日。

太监李玉气喘吁吁地朝东宫跑去。

“八百里加急来报,缅甸有变。皇上急召太子与大阿哥前去西暖阁商议。”

西暖阁。

众人一一垂手肃立,大气不敢喘。

阿桂和傅恒等大臣被召集进宫。

章佳·阿桂是满洲正蓝旗人,军机大臣。傅恒是傅谦的弟弟,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大臣们本以为是阿哥们又起了争执,结果阅览完手上奏报后,一个个惊慌失色,眼眸直勾勾地。

“据边疆刘藻来报缅甸入侵云南,占领车里。六百清兵在援救猛阿途中,陷入缅兵埋伏,死伤十余人。”

乾隆单手重重拍向桌面,沉声道,“诸位爱卿有何对策?”

众人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大阿哥环视一圈,上前一步,朗声道:“儿臣愿意带兵剿灭他们!”

乾隆看他目光坚定,眸中寒意稍减,却并未接话,看向众人问道:“大臣们呢?”

大阿哥并未注意到皇阿玛的脸色,心中顿时一阵失落。

太子出列道:儿臣以为,可先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断绝它与大清的所有经济往来。

乾隆若有所思,目光移至军机大臣阿桂身上,“阿桂,你觉得如何?”

阿桂连忙道:“臣以为太子所言甚是,尚且不知对方实力,当务之急,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臣以为不妥!”恭亲王弘瞻开口道。

乾隆亲弟弟反对,阿桂自然不敢多言。

“六弟请讲。”乾隆微微颔首,露出一丝笑意。弘瞻生性淳朴,不喜与人争执,是以乾隆对他一向十分敬重。

“太子所言乃保守持国之道,缅甸孟驳野心勃勃,此番已不是头一回进攻,为防孟驳突发进攻,危及边陲,还请皇上下旨立即派兵驻守。”弘瞻不慌不忙侃侃而谈道。

“臣以为恭亲王所言极是。”傅恒附和道。

乾隆神情凛然,点头道:“傅恒,传朕旨意,断绝与缅甸的贸易经济往来,着边疆大吏杨应琚率兵十万驻守云南。”

“着!”

清缅之战一触即发,持续三月,战事愈发激烈。

因杨应琚对缅甸情势茫然不知过于乐观,热心军功的他不等乾隆帝圣谕擅自与暹罗开战。

缅兵主力虽短暂陷入泥潭,孟驳率军三万,兵分两营,围攻大城,渡伊洛瓦底江,并犯木邦土司管辖地。

乾隆震怒,一方面谴责杨应琚先斩后奏,另一方面调兵遣将,命

一路军队自宛顶而上进攻木邦土司管辖地,另一路自铁壁关而上进攻蛮暮土司管辖地区收复新街。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

孟驳在万仞关大败清军。清军死伤惨重,大势已去。消息传入京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举国震惊。

乾隆自登基以来,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事,获得过很多丰功伟绩。当年安南之战也不像现在这般失利。

如今清缅一战让大清颜面尽失。乾隆雷霆之怒瞬间蔓延在朝廷乃至整个京城,无不令人感到窒息。

彼时,乾隆把九阿哥以上的众阿哥都召集在了西暖阁。

西暖阁内,一片寂静,众阿哥俯首垂眸。

乾隆眉头紧蹙,“家国兴亡,人人有责。你们是朕的阿哥,饱读四书五经。依如今的情势,各位阿哥有何看法?”

太子和大阿哥此前就被问过,乾隆心中自有打算。

乾隆望向三阿哥永璋,“永璋,你来说说看吧。”

永璋思忖再三,缓缓开口道:“儿臣以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乾隆未表态,永珹却开口表示他和三哥永璋的想法一样。

“永琪你怎么看?”乾隆凝视着五阿哥。

“儿臣觉得,战术和策略极其重要,缅甸区区一蛮荒之地,远远无法与我大清实力相匹敌,因而这次不过是他们胜之不武罢了!”五阿哥永琪眸光闪烁。

话落,大阿哥永璜低着头眼底闪过一丝轻蔑,皇阿玛说的是大势,而你却回些无关紧要的言辞。如他所想,除了太子,其余皇子对

他而言已无任何威胁。

乾隆神色柔和下来,“你能想到这一层,着实不错。古人云:兵贵速,不贵久。只有把握先机,才能先发制人。日后你便去兵部学习,了解兵法战略。”

轮到六阿哥永瑢时,乾隆微微颔首,“永瑢,你有何想说的?”

在旁的傅恒等大臣看向永瑢时神色晦暗不明,众人都知永瑢对朝政向来漠不关心。唯独尹继善期待的目光看向永瑢。

永瑢虽已料到这一点,但猜不透乾隆的心思,不知是直言不讳好还是有所保留才好,左右为难索性折中道:“儿臣说话若有不当之处,还请皇阿玛见谅。”

清朗的嗓音传入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