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武侠修真>穿成年代文中的美人小姨> 第 38 章 袖扣(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8 章 袖扣(2)(2 / 3)

祁老爷子也想到了这件事,心里头一直在想,他好像记得有一次小孙子晚归了,是不是当时那个人就是这一次的约会对象?他心不在焉地让陆湘仪把报纸递给他。

看完了第一版,祁老爷子沉浸到报纸里了。

祁老爷子打开了第二页看到了两张照片,一张照片是冯老太太拉着詹彩玲往前走,其他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还有一张照片是三个小孩儿的,正中间是眉目清秀有短短发茬的桑宝彤。

见到了照片,祁老爷子就想到了那次在派出所见到桑云窈、桑宝彤的事情,当时小团子说了她小姨上了报纸,这次是小孩儿上报纸?

祁老爷子顿时对这个报道好奇了起来,开始。

·

詹彩玲同志回家这件事因为本身可报道性特别强,何记者在采访完了以后文思泉涌,当天晚上就把报道写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主编审过以后觉得这个报道写得很好,立即就传真给了武装部。

新闻讲究的是时效性,越快上报纸越好,在武装部也审核过稿件以后,日报

社周日的零点开始印刷。

终于在周日这一天的上午,所有定了《首都日报》的家庭都可以看到这一篇报道。

《四岁幼童助老兵回家》

四岁幼童,老兵回家,按道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偏偏在标题里碰撞到了一起。

祁老爷子在到这篇报道的标题以后,就觉得神奇,想知道内容是什么。

去大熊国边境打仗的女兵重伤失去了记忆,已经在外流落多年,居然被一个四岁多的孩子给认出手中的老茧是枪茧,詹彩玲求助到了武装部那里,街道办、武装部、轧钢厂的领导们在知道了詹彩玲的身份后,心中都有疑问,冯老太太愿意接受这个女儿回家吗?最后答案是肯定的,冯老太太激动地说不出话带着孩子回家。而巧合的是,认出枪茧的四岁半孩童和老太太同住一个四合院。

文章一气呵成,故事跌宕起伏,詹彩玲同志失忆以后的经历让人同情又愤怒,在幼童认出了枪茧以后,明明所有人都提前知道了结局,还是被记者的文笔给勾了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希望,这个命途多舛的女兵一定要回家啊。

武装部里认出了女兵的身份,又有了新问题,到最后冯老太太愿意接受女儿吗?而后真的接受了,还有有了让人皆大欢喜的巧合,帮助女兵的幼童就是和老太太一个家属院,整个报道实在是很精彩。

祁老爷子看完了整个报道,心里头像是在三伏天喝了冰汽水,不由得喊“好”。

陆湘仪在看自己的灵感本,见到了老爷子拍案叫绝,不由得看了过去。

“小陆,你看这个报道。”祁老爷子说道,“报道写得可好了。”

拿到了报纸以后,陆湘仪也是一眼就认出了桑宝彤。

陆湘仪抬头本来想说自己认识桑宝彤,结果老爷子不停地催促,“你快看报道,这个报道写得可好了。”

陆湘仪也就先看报纸,她看完了报道和老爷子是一个感觉,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团圆结局。

而且陆湘仪本来对桑宝彤的印象很好,见着桑宝彤可以帮助女兵回家,也不由得浅笑着用手指摸了摸报纸上的小团子,打心底替对方高兴,可真是个聪明的宝宝。

祁老爷子看着陆湘仪的模样,不由得得意说道:“小陆,你看这个报道的三个孩子,正中的孩子就是认出枪茧那个孩子,是不是看起来很聪明?”

陆湘仪点头。

祁老爷子又对着在厨房里忙碌的张嫂说道:“张嫂,上次咱们一起在派出所见到的孩子,郭嫂还说给轧钢厂写感谢信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张嫂把水龙头给关停了,探头说道:“记得。”

郭嫂的文化程度不高,本来说是让郭志写感谢信,最后郭嫂还是想自己写,一点点翻字典,终于在周五的时候写完了,邮寄给了轧钢厂。

“那个孩子上报纸了,你看看。”

“老爷子。”张嫂说道:“报纸放那儿,我等会看!我先继续处理猪蹄了。”

祁老爷子这才继续和陆

湘仪说道:“要说起来,我见过这个孩子,当时我教她写威严两个字,小孩儿很快就学会了。”

陆湘仪刚刚在听到老爷子和张嫂说话,就猜到他们见过桑宝彤,没想到真的是见过,她觉得实在是巧合,笑着说道:“爸,我也见过这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小姨我也见过。小姨叫做桑云窈,她带着小孩儿桑宝彤在北海公园里划船,我和她们就认识了。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陆湘仪记得自己总是忍不住关注那个光头的桑宝彤,此时询问祁老爷子。

“是在派出所。”祁老爷子把当时的事情给说了,陆湘仪这才知道,那天自己和丈夫儿子去参加了婚礼,错过了这件事。

她低头又看着桑宝彤,目光忽然定格在桑宝彤胸口处的吊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