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墨书院>女生耽美>不知殿下是女郎> 第一章 不省事宽严皆误,打直球最为省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不省事宽严皆误,打直球最为省事(1 / 3)

十九年前,璃国与孟国交战。

国主昔日还是先王次子,此战他乃是军中主帅。

捷报传回京中之时,先王长子狗急跳墙,竟入宫挟持先王意图篡位。

国主自是率军班师回朝,清君之侧,荣登大宝。

恰逢王后此时临盆,生下了个女儿。

因得国主先前已有庶长子,王后此胎若非男儿,极有可能立下庶长子为储。

是以王后万分无奈之下,将闺女扮作了男儿身。

果然,国主认为此子携运而生,当即立了世子,赐名萧镜。

-

王后云氏原以为偷龙转凤这事儿,瞒过出生那时是最难的。

但真的着手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后面的事儿一步比一步难。

世子殿下萧镜年方三岁的时候,王后便开始头疼了。

三岁以前的小婴孩,只需以襁褓包裹便看不出性别了。一过三岁,萧镜便越发文文静静香香软软,任谁看了都会心生疑虑。

王后整日追在萧镜后面,告诉她应当像个男孩儿一般,多些男子气概。她甚至亲自聘了教头给萧镜习武开蒙,又将萧镜府中的一应陈设都换作了军中式样。

但萧镜每每入宫,却是用着她从教头那里学来的武艺,追着各宫娘娘要看人家曲裾上的纹样。

邓嬷嬷安慰王后:孩提都是如此,女儿本就爱娇,等到总角就好了。

到了萧镜八岁,确实如同邓嬷嬷所言好了不少。旁的暂且不论,至少诗书礼易上的事颇为通晓,行事作风也干净利落。太傅洛锦日日都要夸赞萧镜,说她是个聪明孩子。

只是王后时常会听到一些奏报说,今日世子殿下将王典客家的小儿子欺负哭了,明日世子又将郭奉常家的大儿子打了一顿。

王后将她叫到宫里来训话,这孩子只梗着脖子一言不发。再多问些便说都是他们先动的手,自己不过是予以反击罢了。

王后颇为无奈,只得拎了几家的小子一齐对质。没成想那几个孩子见了萧镜都跟耗子见了猫一般,目光躲躲闪闪,丝毫不敢言语。

是以她也只得将萧镜再度训斥一番,让她回府自省。

邓嬷嬷安慰王后:总角顽劣倒也正常,至少像个男子模样,等到束发就好了。

王后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束发还没等到,先等到了萧镜的伴读洛怀安到她面前来告御状。说是萧镜流连秦楼楚馆,他劝说不住,只求娘娘想个法子。

她萧镜一个女儿身,有心无力的,流连秦楼楚馆???

王后只觉得是不是自己连日劳累,耳朵出了毛病。但来禀的可是洛太傅家的独子,从小懂事惯了的。往好听了说叫温润如玉,往难听了说叫老成持重。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说谎的样子。

于是王后派了人去打听,不听不知道,一听下一跳。萧镜不光自己去了那勾栏瓦肆,还顺道带上了一众世家公子,就连孟国落败后送来的那个质子也跟着他们一道去了。

眼看好端端的孩子俨然成了那世家纨绔的头头,王后只觉头疼不已。

这都叫做什么事儿啊!

眼见邓嬷嬷又要出言安慰,王后连连摆手:可别说到了弱冠就好了,再这么下去,本宫不一定能熬到那时候!

-

王后或许真的不能再等萧镜这么自由发挥下去了。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的都要冷些,中宫早早地用上了炭盆。

许久没来中宫的国主,今早不知怎的,突然就来了。

他先是拉着王后回忆了一堆往事,然后又说他朝政如何辛苦如何不易,最后总结道,这都是萧镜他们母子不能替他分忧的缘故。

王后温温柔柔客客气气地将国主敷衍了过去,心中嗤笑:当日需得世家相助,便娶了青梅竹马的大农令顾斌之女。后来需得军中相助,转头又抛妻弃子,立了自己为后。合着他满后宫的不是女人,全是他镇宅安家的神兽。

但聪慧如她,看到的当然不止这些。

王后当即反应过来,国主这是生了易储之心!

是以当日下午迅速招来心腹,让人将国主的心思递给了前朝,让朝中世子党羽早些商议出个应对之策。

但她思前想后,仍嫌不够。

国主生出易储之心,归根结底还是她萧镜太不争气的缘故!

于是王后又招来了她身边的太监总管钱公公,咬牙切齿道:

“把萧镜那个纨绔给本宫绑了过来!”

-

钱公公自然不敢真的将世子殿下绑了。

他不但不敢,引了萧镜进宫的路上,还不断小声地汇报起了王后宫中的动向,好让萧镜有个心理准备。

是以萧镜一进中宫,当即用出了她一贯无赖的招数——两腿一软,跪地便道:“母后,儿臣知错了。”

王后瞥了一眼钱公公,钱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